264听到 (4/6)
分的士兵加起来操练的时间也没到两个月,让这样的新兵奔赴战场,不过是送死罢了。
简王的话还没说完,就被皇帝不悦地打断了:“一半新兵年后才征召入营,你是怎么办事的?!”皇帝勃然大怒,“亏朕如此信任你,把征兵重任交到你手上,你实在是太让朕失望了!”
其实众人都心知肚明,皇帝这是在迁怒。
简王是在去年十月中旬才接手了征兵事宜,之前因为下面官员贪了朝廷拨下去的安家银子,又强拉壮丁入伍,导致百姓怨声载道,不少良民因此落草为寇。简王接手这项差事后,花了不少时间去弥补、解决前人留下的烂摊子,能够顺利征到五万新兵已经是相当不易。
简王知道这个时候辩驳再多也是空乏无力,就朗声提议道:“皇上,臣以为,为今之计还是要尽快向各州卫所调兵才是。”
皇帝神色一动,手指在扶手的龙首上微微摩挲了一下。
京城中必须要保证十万禁军精锐留守才行,否则万一北境又起战事,或者又有人学肃王、孙明鹰逼宫造反,后果不堪设想。
下方众臣不少人都擅长体察圣意,察言观色的,那胡将军赶忙附议道:“皇上,简亲王所言甚是。”
“臣以为可就近向湘州卫、豫州卫、晋州卫还有秦州卫调兵。”另一个武将紧接着也提议道。
一时间,其他大臣也是纷纷附议,觉得南境危急,驰援一事刻不容缓,这是眼前解黔州之急最佳的解决方案了。
皇帝犹豫再三,终于还是有了决定,当日就下旨向各卫所调兵,一匹匹八百里加急的骏马从京城的几道城门飞驰而去。
然而,皇帝的调令一下去,如同泥牛入海般,七八日过去,都没有从附近的几个卫所收到任何消息。
皇帝又再次下了调令,一而再,再而三,当第三道调令下去时,晋州总兵阎兆林终于领了旨,并请旨亲自带兵前往南境驰援。
皇帝也知道那些卫所不应是怕借出去的兵就没得还,而阎兆林提出亲自带兵也同样是怕失了他的兵权,虽然皇帝心里有些恼,却也一时没办法。
想着“两害相较则取其轻”,皇帝就应了。
由阎兆林带头,京城附近的其他卫所也不敢在装死,也怕皇帝以后清算旧账,终于接连响应。
紧接着,二月十五日,皇长子慕祐显在金銮殿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向皇帝请旨随军去南境,皇帝准了,赐他代君出征。
当天午后,端木绯就从端木宪的口中知道了这个消息,心里惊讶之余也为这位皇子表兄感到骄傲。
端木宪之所以提前回府告知端木绯这个消息,是为了让她进宫一趟去见端木贵妃。
端木绯稍作收拾,就即刻坐马车进了宫,去了端木贵妃的钟粹宫。
钟粹宫里的气氛很是凝重,空气沉甸甸的,那些个內侍宫人知道主子心情不好,一个个噤若寒蝉,连大气也不敢喘一下。
钟粹宫的东偏殿里,只坐着端木贵妃、涵星和端木绯三人。
“绯表妹,”涵星忧心忡忡地皱着小脸,拉着端木绯的小手,有些无措地说道,“大皇兄才十六岁,除了春猎秋猎,伴驾南巡,也没怎么出过京城,居然就要上战场了……他,他都没和母妃商量过。”
坐在罗汉床上的端木贵妃也是眉宇紧锁,那张明艳的脸庞上一脸愁容,面色微微发白。慕祐显是她唯一的儿子,她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