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六百二十一章 圣械廷的一条街道,足以震撼整个千河谷 (2/3)

    它的表盘直径约4米,外围镀了一层铜圈,里面则使用了马赛克式的彩色玻璃,而在玻璃后则是一圈黄色荧石。

    这样哪怕是在夜间,人们都可以通过指针和刻度上不同颜色的荧石来判断时间。

    这种东西看似高科技,内里实则是用一组上百公斤的重锤来驱动,每周都要十几名工人一起转动绞盘将重锤提上去。

    而通过中央大街朝两侧观瞧,原先不多的店面此刻已经被填满。

    随着千河谷神圣君主国的建立,圣械廷和郎桑德郡迅速成为了流民与劳工的应许之地。

    正巧圣械廷-贞德堡的砂浆路建设完毕,几乎每周都会有七八百的流民移民从黑蛇湾或者外地迁徙过来。

    不管是从瑙安河还是从伊贝河,他们统一的走线路线就是在贞德堡下船,然后沿砂浆路前往圣械廷。

    有的在贞德堡工坊区或者乡间的土砖窑找到了工作就留了下来,有的则干脆在码头当起了建筑工和搬运工。

    每个月真正到达大泽乡秋暮岛的,估计就2000人出头。

    尤其是鹿角乡的毒巫沼泽,大量的当地的农夫被迁徙到了大泽乡。

    因为接下来随着两条河流的疏浚完成,毒巫沼泽极有可能变成一片湖泊区,并形成一条新支流。

    于是霍恩提出了拆迁还房还发田,将足足6000名居住在毒巫沼泽的农夫移民到了秋暮岛乡间。

    这就导致秋暮岛上足足聚集了3万多的人口,而圣械廷的人口则在半年内从11000人暴涨到19000人。

    有赖于秋暮岛是砂浆产地,砂浆价格低廉。

    维特为了补充市政收入和提供工作岗位,疯狂在外围建设四层楼高的因苏拉公寓。

    其实这种因苏拉公寓就霍恩看来,基本就是农村那种自建房的技术水平,甚至更差。

    起码农村自建房还会捆扎钢筋和浇筑混凝土立柱,维特小出生设计的房子,地基是只有一米的,墙面是裸露不粉刷的,楼板是木板拼接的。

    上次霍恩去视察过,三楼的人走路一楼听得一清二楚。

    可相应地,这样一座因苏拉公寓,20个建筑工两个月就能建一栋。

    维特在四个月里一共建了110栋因苏拉公寓,大概能容纳6000人。

    虽然房子质量差,但每个房间的价格大概在8金镑,如果是普通劳工要买需要五六年,如果是工匠只需要两三年就能买到。

    就算买不起也没关系,每月15第纳尔就能租住,每个房间都能住两到三人,平均下来就是每月5第纳尔。

    如今圣械廷最低日薪都有1第纳尔,每个月5第纳尔差不多是六分之一的收入。

    而且如果连续租住7年后,只要缴纳一笔低廉的购房税就能直接买下这套房。

    所以这些因苏拉居然是爆满,每个月都能给圣械廷市政厅提供150金镑左右的稳定收入。

    砂浆工坊、山铜工坊、水力和齿轮纺纱机等一系列工坊提供了丰富的第二产业岗位,又移入了大量人口。

    外加此处作为行政中心的特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四合院:开局我先讹傻柱三间房 美漫幕后:从让蝙蝠侠找符咒开始 美利坚从流浪汉开始逆袭 社恐对恋爱没有兴趣 扮演病娇!白切黑邪神腰软易推倒 全民末世垂钓:开局钓到SSS级 你透视呢,乱看阿姨心事干啥? 我靠切切切当上太医令 穿越后,我在前排看真千金打脸 末世:我能无限重生
相关推荐:
我,魔族少主,开局下界体验生活 坏了,被蛇蝎美人捡漏了 地海燃灯 修为全废后,满宗魔女蠢蠢欲动 我以鬼道成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