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1章 沉船文化寻奥秘 (2/3)
舟形成之前,泛水之物一般是树、竹苇、葫芦之类的浮具 、筏子。筏起于浮具 ,又多有改进。 以桴济河,进而浮于海,这就有点“破天 荒”的意思了。孔子说:“道不行,乘桴浮于海。”大概,他老人家也有点自我欣赏的冒险性情在。
计算机姐姐说:“《艺文类聚》 载 ,西周成王时 ,‘于越献舟 ’。 越人,在古汉语里就是一个涉水的代名词,‘水行而山处 ,以船为车,以楫为马 ,往如飘风,去则难从 ’。可见, 以舟为贡品,献与成王 ,那 时越人的船就已造得比较好了。 还有,‘献舟一路 ,取道东海,渡黄 海,泛渤海,入黄河,逆流而上进入渭水,终达周都镐京 ’,可见当时船的实用性能及航海技术都已不差。”
海洋爷爷说:“春秋战国时 ,大国争霸 ,造船业及航海业迅速发展。《越绝书》 称 ,越迁都由会稽至琅琊,以水兵 2800 人‘伐松柏以为桴 ’,沿海北上,气势已然磅礴 。至秦 ,徐福及童男女各 3000 人,乘楼船入海,寻找不老之药。”
计算机姐姐说:“那楼船之巨 ,也已不难想象 。有了船,从西汉中期前后,海上航线开始从古合浦始发 ,可通往印度、斯里兰卡, 算得上是世界上第一条真正的海上国际贸易航线 。三国时期,吴黄龙二年,孙权‘遣将军卫温、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,求夷洲及澶洲 ’,夷洲,今之台湾 ,澶洲,就是日本岛屿。”恩格斯说:“火和石斧通常 已经使人能够制造独木舟。”
科学博士说,1973~1977年,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期遗址,遗存物中有六支用整块木板制成的木桨,和一具夹炭黑陶质的独木舟模型,经测定是 7000 年前的遗物,这证明, 中国沿海先民当时已经掌握原始的造船技术。
计算机姐姐说:“《明史》 《郑和传》 记载 ,郑和的航海宝船,长 150 米 ,宽 60 米 ,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,船分 4 层 ,船上 9 桅,可挂 12 张帆,锚重有几千斤 ,要动用 200 人才能启航 ,一艘船可容纳千人以上。近代 , 中国造船业发展迟缓。1865 ~1866 年 ,清政府相继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 ,建造了“保民 ”“建威 ”“平海” 等军舰和“ 江新 ”“江华”等长江客货船。”
科学博士说:“新中国成立后,船舶工业有了很大发展,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 ,建成 一批沿海客货船、货船和油船 。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 ,中国的造船能力提高得很快 ,陆续建成海洋运输船舶、长江运输船舶、海洋石油开发船舶、海洋调查船舶。除少数特殊船舶外,中国已能设计制造各种军用舰艇和民用船舶。”
小明、小波 、小聪 、小燕子、梦弟几个在一起争论中国是造船第一大国,还是造船第二大国。
海洋爷爷说:“近年来,中国造船在世界造船市场的份额迅速增加 ,2008~2009 年 ,中国的造船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有了进一步提高。 2008 年 ,中国造船完工量 、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,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 29.5% 、37.7%和 35.5%;与 20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