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0章 哥德堡号沉船记 (3/6)
自己乘坐机器人骄子变成的飞艇,来到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海域勿里洞岛 ,梦弟看见一些渔民,像平常一样,潜水到海底去采集海参 。那一片海域位于两岛之间 ,形状有点像漏斗,海中蕴藏着丰富的鱼类等资源,是当地人生存的“饭碗”。
“ 不过,这一次, 渔民从一处大约有 16 米深的海底打捞上来的, 除了海参,还有一个浑身长满了海藻和珊瑚的陶罐。”骄子说。
渔民们相互询问,海底怎么会有陶罐呢?梦弟问傻子教授:“傻子教授,是不是在海底有沉船?”
梦弟与骄子发现来了一艘打捞船,船上几位潜水员下水了。渔民告诉梦弟,闻讯赶来的是一家在印尼从事沉船文物打捞的德国公司。这家公司所雇的潜水员经调查发现,海底有一艘沉没的古船, 船上载有大量瓷器 。骄子说这都是华夏瓷器,
这家德国公司立即展开打捞工作 ,同时 ,还出资请印尼海军对进行打捞作业的海域提供保护。梦弟觉得十分惋惜 ,不顾一切想上前拿一个花瓶 ,却被一个水手推开,梦弟惊醒了。
科学博士说:“沉没在海底的是一艘阿拉伯三角帆船,打捞出的 珍贵文物约有 6 万多件 ,90%以上为陶瓷物品 ,以湖南长沙窑的瓷器 为主,还有河北邢窑白瓷 、河南巩县(今巩义市) 的白釉绿彩瓷和浙 江越窑的青瓷等 ,种类非常丰富。”
除了瓷器,另有 30 多件铜镜、30 件金银器和 18 件银锭等物。在 船上发现的金杯 ,更是极为罕见的唐代珍贵金器, 显示了精美高超的工艺水平 。美国 《国家地理》 杂志称 ,这是一次千年前的“中国 制造”的集中展示。
刘傻子教授说,在这艘名为“黑石号”的沉船上,最重要的发现就是大量长沙窑烧制的瓷碗 ,其中有一只瓷碗上印有“宝历二年七月十六日 ”(826) 的印记。考古学家结合对其他器物的考证 ,确认沉船的年代为 9 世纪 上半叶。也就是说,这艘阿拉伯商船在从中国装载了大量的瓷器等物品后出发,在勿里洞岛附近海域触礁沉没,已在海底沉睡了千余年之久。 这一沉船的打捞,被考古学家称为 20 世纪末最重要、年代最久远的深海考古发现之一。
高敏所长说,沉船是阿拉伯人在东非 、阿拉伯 、印度沿岸使用的双桅或三桅三角帆船 ,证实了早期阿拉伯世界与中国之间的丝绸与陶瓷贸易。分队队长刘傻子教授,与海洋奥秘研究所所长高敏,带领海洋奥秘探索行动组,来到南海古船博物馆,这里展示了“哥德堡号 ”沉船出土的遗物,及复古帆船建造的过程。梦弟梦见海洋奥秘行动组来到哥德堡参观考察。
哥德堡是瑞典第二大城市,充满生机和历史底蕴,走在港口大道上,能看到深绿色的海浪,轻轻地拍打着堤岸 。一艘艘巨轮,往返穿梭于繁忙的港口,豪华游船停泊在港湾里 ,并不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群,错落有致地簇拥在港区道边,开阔的哥德堡港口,平添了几分浪漫的气息。
刘傻子说:“瑞典东印度公司与英国等国的东印度公司不同,‘哥德堡号 ’从来没有在中国参与过鸦片贸易,这也是我关注‘哥德堡 号 ’的原因。在“哥德堡号 ”船头,装有一副特制的双尾狮雕饰 ,它代表瑞典的历史文化传统—— 云游四海。”
沈聪明说,这是一艘让世界关注的仿古帆船 。宽阔的内舱摆放着“ 哥德堡号”上的黑漆火炮 , 当年的“哥德堡号”上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