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5章 海洋矿产藏奥秘 (2/3)
,结核形态各异,大小不等,但以棕黑色、浑圆状居多,直径从不足 1 毫米到几十厘米,少数达 1 米以上,特大者重数百千克。因而又称其为多金属结核。”
“这些,我听懂了,我还想问,为什么多金属结核还要叫什么‘热液性金属泥’。”梦弟说。
老海龟回答说:“这种矿壳沉积于水下死火山侧面,历时数百万年形成,其矿物来自海水中溶化的金属,而这些金属,则是河水和海底热泉提供的。热泉使多金属硫化物沉积集中,同时,又使各种金属散布海洋,促进了富钴结壳积聚。不仅如此,热泉还提供了来自地球
内部的化学能量,微生物利用这些能量生长。”
梦弟还想问老海龟一些问题,傻子教授对梦弟说:“梦弟,老海龟已经累了,我们现在到海面上去。”
刘傻子带着梦弟、小燕子他们浮上了海面,进入了南海梦想科考艇。小燕子非常兴奋地说:“傻子爷爷带我们到海底,遇到了老海龟爷爷,通过老海龟爷爷讲解,我发现,海底的多金属结核矿产,按现在世界的消耗量计算,可供人类使用数十万年。”
刘傻子醒了,他听见梦弟问:“傻子教授,奇怪,这些矿产怎么能够用那么多年呢?”傻子教授解释说:“由于结核形成于取之不尽的海水胶凝作用,故是一种还在不断增生的资源。每年新增储量 1000 万吨,其生长速度比人类的消费速度还快!因此,仅此一类矿产就足以使人类产生向大洋进军的强大动力。”
梦弟又做梦了,他梦见自己这次是乘坐机器人娇子变化的潜水器下去的,他从潜水器里钻出来后,遇到老海龟。
“梦弟,你又来了。”老海龟说。老海龟知道梦弟的心思,便带着梦弟来到一处顶面平坦、两翼陡峭的海山斜坡上。这斜坡,色黑似煤,质轻性脆,表面呈花蕾似的皮壳状,厚度一般为几毫米至十几厘米。
老海龟说:“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非常重要。富钴铁锰结壳氧化矿床遍布全球海洋,集中在海山、海脊和海台的斜坡和顶部。数百万年以来,海底洋流扫清了这些洋底的沉积物。”
梦弟醒过来后,他听见海洋爷爷高敏在介绍海底矿产说:根据品位、储量和海洋学等条件,最具开采潜力的结壳矿址位于赤道附近的中太平洋地区,尤其是约翰斯顿岛和夏威夷群岛、马绍尔群岛、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周围的专属经济区,以及中太平洋国际海底区域。
刘傻子教授说,在钴之后,结壳中最有价值的矿物依次为钛、铈、镍和锆。另外一个重要考虑因素,是结壳与其附着生长的基岩在物理性质方面的反差。结壳在各类岩石之上生成,因此,使用普通的遥感技术,难以区分结壳及其基岩。然而,结壳与基岩的不同之处,在于结壳发出高得多的伽马射线。因此,在勘查上覆沉积物较薄的结壳,以及测量海山上的结壳厚度时,以伽马射线进行遥感,是有用的工具。
海洋爷爷高敏说:“这些海山,有一些和陆地上的山脉一样大。太平洋约有 50000 座海山,其富钴结多金属结核壳贮存量最丰,但经过详细勘测及取样的海山,却寥寥无几。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海山要少得多”。
科学博士王可说:“结壳中的矿物,很可能是借助细菌活动,从周围冰冷的海水中析出沉淀到岩石表面。结壳形成厚度可达 25 厘米,面积宽达许多平方千米的铺砌层。”
刘傻子教授说:“这一层在新、老物质之间的间隔,可以为寻找更老、更丰富的矿床提供线索。最低含氧层的矿床较丰的现象,使调查人员将钴的富集部分归因于海水中的低含氧量。未来采矿者在寻找可以开采的结壳时,很可能注意以下一些特点。”
刘傻子教授继续介绍说,水深不超过 1000~1500 米,年龄在 2000 万年以上的大海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