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18章 眼里的山水 (2/3)

座。

    看着身前香气扑鼻的饭菜,刘渊不觉一怔。

    案上有三素一荤,主食是大碗汤饼,几角上还摆着了一壶新烫的槐花酿,所用餐具酒器光洁雅致,一看便知是山上陶窑所出的精品,各色香味萦绕扑鼻,他不禁吞了下口水,拊掌大赞:“唔,这都是郭家小妹一人烧制的?想不到,小妹年纪虽轻,厨艺甚是了得!”

    (饼:是我国古代面食的总称,面食而带汤的,统称汤饼。汤饼包括今天的面条、面片儿、饺子、馄饨和汤圆。)

    贾飏脸上亦流露意外之喜,并向少姝拱手不迭:“真是难为少姝姑娘了!”

    见客人们称心满意,少姝暗暗吁出口气,继而难为情地笑答:“哪里哪里,我只是平日里给妈妈打打下手,学了些皮毛而已。”

    思霓忙谦笑道:“粗茶淡饭,不成敬意!茅庵草舍,仅有此等山野之味,让贵客们见笑了。”

    子猷却是带了几分得色,上下轻晃着头,故作高深笑道:“诸位,先别急着下箸,且听我少姝妹妹给你们说道说道如许菜名不迟!”

    “洗耳恭听。”

    “愿闻其详。”

    少姝遵命,她清了清嗓子,指着自己桌案上的饭菜一一介绍起来:“这一盘是从河滩上摘的金簪草叶子,用香油拌匀蒸出来的,叫做“青青河畔草”;那一盘是自后院柳树上捋的嫩叶,焯好了撒上层细盐粒略腌而成,叫做“郁郁园中柳” ;对了,菜汤中沉浮着几块豆腐,青白分明的,我唤它作“磊磊涧中石 ”;这碗鸡肉汤嘛,因是用鸑鷟泉水炮制,便名‘鸑鷟引胜水’。”

    (“青青河畔草”等句:均出自汉末《古诗十九首》,是汉代文人创作的并被南朝萧统选录编入《文选》的十九首诗的统称。)

    (金簪草叶子:即蒲公英)

    “是么?这最后一道,不是该叫‘飞瀑落汤鸡’,反倒是更应景些?”思霓慢条斯理地出声调侃。

    唬得少姝吐吐舌头,未敢出声反驳。

    两位公子听得大笑起来,连称服气,赞少姝不光是取材用心,且选名得宜,与别具风味的菜色相得益彰。

    “这槐花酿,则是我们借花献佛了,原料是界休‘八珍’之一的黄酒,还请公子们细尝滋味!”思霓笑道。

    “这些都是有名目的了,那么这碗飘韭的汤饼呢?”刘渊看着少姝,总觉得她还没说完,貌似意犹味尽。

    “贤弟不知,此汤饼原非我这少姝妹妹所创,乃是我们郭家众所周知的特色面食,故此她并没有专门介绍,虽说二位公子是初到界休,可会当真不知此汤饼的来历么?”

    这倒是给二位公子出了道难题,若要说不出个所以然来,会不会就不给吃了?

    刘渊愣在当场,心想,是啊,我们二人既是初到,从未见识过郭家的汤饼,子猷这话又从何处说起呢?

    “小弟不才,先想到了。”贾飏轻拍胸脯,笑道。

    “还请足下指教?”虽如此说,但刘渊仍有些不置信。

    “昔日有道先生自种畦圃,友人范逵夜至,先生亲自冒雨剪韭,作汤饼以供之,想来,这碗汤饼便是延自有道先生的制法了,小弟可有说错?”源于其父亲口讲述,贾飏心中当然有十足的把握。

    在贾飏说到一半时,刘渊也已想了起来,不觉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玄剑烬途 大明补牙匠 我能识别万物,但信息是错的 天命锈材 蜀山:灭绝 凡人修仙:我能变废为宝 我女友是弦乐大魔王 我真不想修仙啊! 被逼做通房?我转身嫁渣男他爹 这本书的名字叫:空
相关推荐:
读心救全家,我拿稳神棍人设 赛博封神世界 替嫁随军第一晚,禁欲大佬不装了 大明补牙匠 我能识别万物,但信息是错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