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61章 满月饮 (2/3)

思霓往下讲。

    “彼时的徐孺子先生却答不然,就像人的眼中有瞳仁,没有它,眼睛一定不会明亮。”

    这个意料之外的答案出来,众人面面想觑,场面安静了好一瞬。

    接着,一个个脸上露出了钦佩赞服之色。

    “多么巧妙的比方。”

    “世上确有天赋异禀这回事。”

    “他这么一说,不但回答了问题,而且还让大家体会到阴阳相生的道理。”

    “才九岁,居然想得到,月的明亮与否并不仅仅取决于其中是否有物,更重要的是,有些部分对于整体功用的施展是不可或缺的,这种思索的方法更有深度,也更可贵。”少婵最后这样说。

    她向往的神情落在眼里,石生始终无言,不过整张脸却焕发出神采,好似眼睛都在笑。

    (徐孺子赏月:出自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,书里记载了徐孺子九岁时的一次机智对答,原文是:徐孺子年九岁,尝月下戏,人语之曰:“若令月中无物,当极明邪?”徐曰:“不然。譬如人眼中有瞳子,无此,必不明。”)

    “子献哥哥说石兄唱诵的功夫很是了得呢。”少嫆笑嘻嘻。

    “真的吗?”少姝十分配合。

    “不是我显摆,此情此景我早就想引亢高歌了,就怕没人想听。”心情益发好了,石生放胆逗趣起来。

    “少婵姐姐,我好像记得山水斋里有只竖箜篌,许久无人拂拭,大概也很想一展心弦?”子默夸张地做个拜托的手势。

    (竖箜篌:在古代箜篌有卧箜篌、竖箜篌、凤首箜篌三种形制,琴弦一般系在敞开的框架上,用手指拨弹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于是塞南越,祷祠太一,后土,始用乐舞,益召歌儿,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。”卧箜篌起源于春秋,竖箜篌是汉代自波斯传入的,后被称为“胡箜篌”。《隋书音乐志》记载:“今曲项琵琶、竖头箜篌之徒,并出自西域,非华夏之乐器。”汉乐府曲中甚至有“箜篌引”,属相和歌辞,至今广泛传颂的有四首叫做“箜篌引”的诗歌作品,除了被蔡邕收入《琴操》的《公无渡河》,作者分别是曹植;王昌龄;李贺。这种风靡宫廷与民间的古老乐器,从十四世纪后期不再流行,以致慢慢消失,人们只能在遗存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部分箜篌的图样。)

    少姝骇笑,若论倚小卖小,整个郭宅就数这对活宝了,再无人能出其右。

    少婵竟无推辞,取来竖箜篌静候一旁。

    “且以此歌,献给天上的明媚婵娟好了。”石生向天上指了指,又清清嗓,便深情吟唱开了,“月出皎兮,佼人僚兮。舒窈纠兮,劳心悄兮。月出皓兮,佼人懰兮。舒懮受兮,劳心慅兮。月出照兮,佼人燎兮。舒夭绍兮,劳心惨兮。”

    (“月出皎兮”句:出自《诗经》中佚名的《月出》,大意是赞美月亮出来多么明亮,美人仪容多么漂亮,抒发了歌者的爱慕情思,不知道是不是中国最早的专门咏月的诗。)

    乍听之际,少婵面容上微微一动,因自顾自垂首,无人在意。

    她纤指轻拨,乐声相和,搭配映衬,似有默契。

    因诗乐太过悦耳,朗朗上口,所有人忍不住一起跟唱,欢乐汇入,经久不息。

    送客人出门时,思霓接过少姝递上来的包壶,郑重交给石生:“这个还望石公子收下,权当今日帮忙的谢礼,不成敬意。”

    (包壶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六零小片警爱吃瓜爱工作 异界列车 凤隐归 江南裁缝日志 毛茸茸帮破案,我惊艳刑侦界 成为诺亚后,选择伽古拉 总裁,我一个保安负什么责? 庆妃捡漏攻略(清穿) 我的师娘是大凶之物 反派渣爹:我的女儿都是大魔头
相关推荐:
六零小片警爱吃瓜爱工作 异界列车 江南裁缝日志 成为诺亚后,选择伽古拉 总裁,我一个保安负什么责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