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43章 鼠戏伴蛙曲 (2/3)

溜点儿进来!”柏公公热情相迎,他们相熟的模样,表明客人找上门来绝非出于偶然的光顾。

    “什么,是董货郎。”阿真认出了来人,牵了牵贾飏的袖角,眼前的情形着实有点叫人意外,同绵上翁有交情的人想来也不是等闲之辈。

    少姝当然也记得他,起身招呼:“董叔不嫌我们闹腾的话,请来这边坐。”

    董货郎尤其受到孩子们的欢迎,每逢有集市,他都会现身于热闹的街头巷尾,为大家献上精彩绝伦的表演,然后趁机售卖一般玩具家什。

    说到表演,真正演给人看的却不是他,而是他行囊中的两样宝贝

    “呦,这不是郭家的姑娘们?少姝姑娘,在下可有几个年头没见你来捧场了,怎么,这是回城来了?”董货郎爽朗地应着,走上前来,并将行囊轻手轻脚地放置于一旁桌案上。

    “是啊,因为我家阿翁过寿,跟妈妈一道回来的,说起来,我也好想再看看董叔的鼠戏和蛙曲!”

    所谓鼠戏,就是令十余头小鼠蒙着假面具,披挂着小戏妆,登上戏楼,像人一样地站立舞蹈,戏中所演的男女悲欢之情,和卖艺人唱的戏文情节完全吻合;而蛙曲,是以木盒上凿出十二个孔,孔下各伏一只绿蛙,以细杖敲其首,蛙便呱呱作鸣,宫商词曲五音曲调,一一可辨,清清楚楚,董货郎用此法为鼠戏的曲文配乐,可谓趣致倍增。

    (民间鼠戏传统:自古以来,民间艺人们表演的鼠戏五花八门。如东晋时期,民间就有了“老鼠推磨”、“老鼠荡秋千”的鼠戏表演。到了清代,鼠戏更为盛行。那时候艺人们身背木箱,走街串巷,箱内装有鼠匣,箱上扎个彩漆木制的小舞台,艺人口唱俚曲,手敲锣鼓,指挥演出,著名的桥段如“三娘汲水”、“刘金进瓜”等节目,皆令观众看得流连忘返。鼠戏与蛙曲在蒲松龄先生的《聊斋志异》中都有相关篇目的故事记载。)

    “好说,好说!”董货郎拉过大大的行囊,从中取出一支形似戏楼的小木架子,端正放好,又解开一只布袋的口子,从里面接二连三地“走”出了装备好行头的小鼠们。

    小鼠们头上个个儿都绑着花花绿绿的面具,整整齐齐地站成一排,向诸位观众鞠躬行礼。

    大家乐得跟什么似的,又是跳,又是叫。

    “还有这个……”董货郎又从行囊的下层取出另一只袋子,打开来,是一个木盒子,当中凿出多孔,孔下面各中蹲了一只绿蛙。

    少妍迫不及待地接过董货郎手中的细木杖,兴奋地敲击起来,每敲一下,蛙声即起,连缀成曲,众人听了一会儿,是乐府中的《长歌行》。

    戏楼中的小鼠们则跟着跳了起来,一会儿转个大圈儿,一会儿转个小圈儿,灵动可爱。

    几个少年也站起来,手舞足蹈,悠然吟唱道:“青青园中葵,朝露待日晞。阳春布德泽,万物生光辉。常恐秋节至,焜黄华叶衰。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。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”

    柏公公被欢乐的气氛感染了,笑不可抑:“还是你的这些个宝贝厉害,看把孩子们高兴的。”

    刚一落坐,少姝便问:“董叔今天来,是有了什么新戏要演给大家看吧?”

    “是啊少姝姑娘,在下听说今天是道家地钟楼落成的日子,因此排好了有关大钟轶闻的戏目,为着应景,才兴冲冲赶了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结果你还是来晚了一步。”少妍给他泼了一瓢凉水,“我们几个是看过了落成才坐在这里品茶的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什么,”董货郎失措地望向老友,见对方直点头,只好释然一笑,“怎么回事,我掐着时辰紧赶慢赶,还是错过了?”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荔枝点火 被S级哨兵觊觎的F级向导 大唐:父皇,我能辞职吗 凌晨三点,收到解雇信和追杀令 云含烟雨 神壕快穿:闪开,小祖宗驾到 恶毒师妹不洗白在宗门创死所有人 我靠拍剧爆红全网 斗罗:我是邪魂师又怎样? 您疑似过于忠诚了
相关推荐:
荔枝点火 大唐:父皇,我能辞职吗 凌晨三点,收到解雇信和追杀令 云含烟雨 我靠拍剧爆红全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