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小狐汔济,濡其尾 (2/3)
,便能不断地成为自己。”
“嗯嗯,我也听舅舅讲过,未济卦是继既济卦而来,而之所以不将‘既济’排于最后,是因万物不可穷尽,天道循环,始卒若环,无始无终,以‘未济’为终表明这不是一个实质的结束,而是另一循环的开始,而对于自己曾经的热忱与用心,无论什么结果,也不要轻易地冠以徒劳无功。”
(既济卦:是《易经》六十四卦之一,第63卦,水火既济盛极将衰。坎为水,离为火,水火相交,水在火上,水势压倒火势,救火大功告成。既,已经;济,成也。既济与未济是成对的综卦,也是错卦。)
“对,六十四卦完了,也没什么,天外有天,山外有山,大可翻篇再来,定心往前游走便是,总会有层出不穷的新景象在等你。”
“天外有天,山外有山,”少姝嘀咕着,陡生疑问,“外祖他老人家自不必说,一生跋山涉水,舅舅呢,也是迷醉于云游四方不可自拔,妈妈你在年少时,是否也像他们,逍遥自在地纵放步履,饱览河山?”
闻言,思霓的视线骤然飘忽起来,荡漾着投向很远的地方,表情也微妙的凝固了,仿佛是望见了生命中令她愉悦的“某一段落”。
“说起来,读书,游学,还真是妈妈尤为恰意称心的年少时光呢,你所料不差,妈妈过去很是热衷于见识面貌各异的人情风物,且其中多数是与你父亲一起去的,不过,”她又垂首,冲女儿慧黠地挤挤眼,淡淡地浮出一抹笑意,“他不知道我在一旁就是了。”
少姝惊异地睁大了眼,想不到,妈妈过去也有顶顶顽皮,烂漫挥洒的时光呢!
思霓仍然陷在回忆中,来回抚弄着女儿小巧的耳垂:“你父亲游学的长长旅途中,最是心仪享受凝聚了天地灵气的山山水水,有的俊秀,有的清幽,有的壮丽……虽迥然不同,然各美其美,美美与共——并视之为平生一大乐事,如今再来看你的性情,回到狐岐山好似如鱼得水,放开了撒欢儿,不能更像他了。”
“父亲他很乐意徜徉其间,吟诵读书吧?”
“怎么说呢,虽然是原本这么打算的,但更多时候,每每遇到能让他停驻的美景,甚至就浑忘了读书写字这一桩事,放在在平时是很难想象的——他就那样静默放松地独自坐在那里,似乎连自己都忘记了。”思霓笑。
“那一刻,好似远离了肉身,沉浸在亲切的思慕与怀恋的山水之中。”看来,“想入非非”姑娘很能体会到父亲彼时“坐忘”的心态,莫名的眼眶一热,她急着垂下头。
(坐忘:语出《庄子·大宗师》云:“堕肢体,黜聪明,离形去知,同于大通,此谓坐忘。”意思是忘却自己的形体,抛弃自己的耳目,摆脱形体和智能的束缚,与大道融通为一,即是坐忘。)
“是怀恋吗?嗯,是的。初见之际,也是离别时分,缘分短暂,所以心底已然留恋绵长。”思霓点着头,“所以说,你父亲他呀,阅历丰富多姿,虽说仅活一世,却像是享受了几世的人生况味。”
少姝沉吟,郭家何以如此看重游学,除却是有道先生定下的祖制,她又发现了一个更为重大的由头,那就是在他们的血脉里,都流淌着一样的深情——无力抗拒纵身融入到天然大美中的感召——不禁又充溢欣羡地发声:“话说回来,虽是以游学为名,究竟还是为了亲热明山秀水,吞吐大地菁华啊!”
“咦,这话中肯,但也有失偏颇了,妈妈还得给你说道说道。‘君子之于学也,藏焉,修焉,息焉,游焉。’作为教学相长的一法,游学既有师者周游讲学,也有生徒出外游学。当年孔夫子周游列国,也增进了弟子的学识,他们始终心胸开阔,触类旁通,孜孜以求世间事物的本源,俯仰之间皆有启发,即便是大儒孔圣,也会遇到‘两小儿辩日’这样的醍醐灌顶,这般造化,一定是游学途中才能得遇的幸事。”
(“君子之于学也”句:出自《礼记》。)
&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