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3章 要多“毒”有多“毒” (2/3)

的义行善举,从那之后,‘梁上君子’便成了小偷的雅号。他与其子陈纪、陈谌并著高名,时号‘三君’,足见其言传身教,治家有方,在他诸子之中,尤以‘难兄难弟’的长子陈元方与幼子陈季方最为人津津乐道。”

    “元方难为弟,季方难为兄,两兄弟确实年少成名,卓有佳声,那么,有道先生因何事要褒贬陈元方?”少姝益发好奇起来。

    (难兄难弟:出自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,陈太丘发出的感叹“元方难为弟,季方难为兄!”,后来被浓缩成“难兄难弟”这个成语。原文之意是指兄弟的关系非常好,二人非常优秀,实力相当,后演变讽刺的含义,指代兄弟二人都非常坏,如今也指彼此共同经历过患难的人,或有相同处境或遭遇的人 。)

    “父亲去世,陈元方非常哀恸,形销骨立。他母亲看见了很心疼,就趁他不注意的时候给他盖了一床被子。”

    “这也是出于母亲对儿子的疼爱,无可厚非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千不该万不该,不该给他盖上色彩、图案都很鲜艳的锦缎被子。碰巧有道先生前来吊孝,看见了这个跟丧礼很不协调的情景很生气,就对陈元方说,卿海内之俊才,四方是则,如何当丧,锦被蒙上?孔子曰:‘衣夫锦也,食夫稻也,于汝安乎?’吾不取也!”

    少姝懂了:“先生意思是诘问陈元方,你乃海内俊才,天下士人之榜样,为何在父亲的丧期身披锦被?没听过孔子说吗:服丧期间穿锦衣、食稻米,你难道能心安吗?这种行为他是不赞同的。”

    “是这样没错,他说完了,奋衣拂袖而去,先生的此篇斥责,竟致陈元方家里‘宾客绝百所日’,一百多天里门前冷落啊。”

    (陈纪披锦蒙上:出自《世说新语·规箴》。鲁迅先生所谓“汉末士流,已重品目,声名成毁,决于片言”,用在郭林宗品鉴陈元方一事上真是恰如其分,可见他在士林威望之高,甚至达到了一言九鼎的地步。)

    少姝不由地深吸了一口气,继而浩叹:“名士获评,尚且如此,其他人更加可想而知。在有道先生的眼里,身为是则,更须反躬自查,万不可稍有不慎,带坏了道德风气。”

    “诚然,越是身份举足轻重,越要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,不管怎么说,这对后代学子也是一番警示,可谓用心良苦。你看,有道先生可不是什么‘好好’先生,他不为世人‘盛名’所惑,常有与流俗迥异的独到见解,且皆为先言后验,故能驰誉当世。”

    (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:比喻存有戒心,行事极为谨慎,常被后人用来形容审慎的品格。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 )

    思霓讲了半日话,有些气促声哑,少姝看出她已然累着了,便劝道:“话说多了也耗气伤神,妈妈先回卧房歇歇,这里我收拾,呆会儿熬好了药给你端去。”

    又拿起茶包,深深一嗅,神情带了几分迷醉:“再喝点柏叶香茶,兴许能觉着好些!”

    思霓长长地答了一声好,舒泰地斜倚在炕上,准备“坐享其成”了。

    晚午时分,狐岐山麓黄土丘陵上,一座座陶窑正悠然地喷吐着云烟,少姝跟母亲说了一声,便出院信步而来,遵照兄长所托专程瞅瞅——当然她自己心里也按捺不住——兄弟姐妹们所写的瓷盘有没有顺利出窑。

    站在门边往珐花家的劳作间里一瞧,珐花正浑然忘我地摆弄着手里的素烧品,置身于泛着柔和光泽的瓶瓶罐罐之中,她周身隐然散发着一抹静雅之气:眼睛微闭,用手指一寸寸地摸着泥坯的表面,感觉着上面微小的凹凸,确定了,睁眼,用刀具开始轻轻打磨那些部分,磨完后,再用指尖触碰抚摸,眉目间神情好不享受。

    利坯的工序都要做到此等精细,少姝不住点头,制陶这件事果然是最适合她的。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荔枝点火 被S级哨兵觊觎的F级向导 大唐:父皇,我能辞职吗 凌晨三点,收到解雇信和追杀令 云含烟雨 神壕快穿:闪开,小祖宗驾到 恶毒师妹不洗白在宗门创死所有人 我靠拍剧爆红全网 斗罗:我是邪魂师又怎样? 您疑似过于忠诚了
相关推荐:
荔枝点火 大唐:父皇,我能辞职吗 凌晨三点,收到解雇信和追杀令 云含烟雨 我靠拍剧爆红全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