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2章 蚊子腿也是肉 (1/3)
鸡鸭鱼肉蛋,还有各色蔬菜、泡菜、干货……全都结清了。
剩下的就是工钱。
陆阿婶收上来的鸡鸭鱼肉,除了鱼和肉是胖婶自己处理的之外,鸡和鸭都是在山下收拾好的。
还有菜,菜都是洗好,甚至有些都是切好,才往山上送的。
这方面简星夏没经验,村里人也没经验——
以往村里谁家办红白喜事,大家都会去帮忙,有人专门负责主厨,有人专门负责摘菜、洗菜、切菜,还有人负责摆碗收碗洗碗,摆放桌椅布置场地引导客人。
这是村里约定俗成的事儿。
但是从来没按钱算过。
一般都是给帮忙的人,一人发一包烟,两斤糖,或者两条毛巾几块肥皂。
这些年也有发牙膏,或者发拖鞋、杯子、伞的。
胡大等几个村官也是连夜开会,商量工钱的事儿。
“除了陆阿婶和春辉婶算是正式工,由夏夏自己给钱,其他人都是临时帮忙的。”
“这个价钱不能太低了,免得寒了大家伙儿的心。”
“但是也不能太高了,不然下回谁家办大事儿,没人帮忙不说,也叫主家难做,怕差价太大,叫人背后说嘴。”
大家商量来,商量去,一般村里办事儿,都是从早忙到晚的,有时候还要连续两三天。
但一般正经干活,可能也就三四个小时。
而且还是边聊边干,玩着干的那种。
“就算三个小时吧,一包烟,加上几块钱的小东西……算下来,八块钱到十块钱一个小时,比较合理。”
陆阿婶给把关:“那往后我就尽量把活儿集中一点,能叫两个人干完的,就不叫三个人干。”
不然松松散散的,时间拉长了,难以计算准确的劳动量。
胡大提醒:“婶儿,最好是有个名单,轮流来,今天找了这两家的,明天就找那两家的。”
“特别困难的,多安排几次。总体要公平。”
陆阿婶点头,这里头的人情世故,她比胡大这些年轻人懂。
村里开完会,跟简星夏说,简星夏就给按十块钱一个小时算。
“以后也这样,要是来民宿里头帮忙的,就按十五块钱一个小时。”
约等于春辉婶,一天六个小时,一百块钱。
在村里干活的,不那么累,也不需要上山,送东西有小胡六和陆阿伯陆阿婶,就按十块钱一个小时算。
具体出多少工,也由陆阿婶把关、核算。
村里帮忙的人还怪不好意思的:“嗐,削个土豆,顺手的事儿,还值当给钱啊。”
齐珊笑道:“杀鸡拔毛的给了钱,削皮洗菜切菜的当然也要给。”
既然要算,就要公平,一视同仁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