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47章:看见差距​ (1/2)

      清晨五点,东山大学图书馆的阅览室还笼罩在一片寂静的昏暗之中。只有管理员值班室透出一点微光。姜凌霜轻手轻脚地推开厚重的木门,寒冷的空气夹杂着旧书纸张和油墨特有的气味扑面而来。她熟门熟路地走到靠窗那个最僻静的角落,那里是她每天清晨和深夜的“据点”。

    摊开那本从旧书摊淘来的、书页泛黄卷边的《政治经济学》教材,就着窗外透进的、越来越亮的晨曦,她开始了一天的学习。笔尖在粗糙的草稿纸上沙沙作响,伴随着她低低的、默念知识点的声音。这是她一天中最宁静、也最高效的时刻。食堂的兼职让她失去了清晨背诵的最佳时间,她必须用更高的专注度来弥补。

    上午八点,宏大的阶梯教室里,《政治经济学》课程准时开始。头发花白、戴着金边眼镜的老教授站在讲台上,声音洪亮,引经据典,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国内外现实案例相结合,娓娓道来。凌霜坐在中后排的位置,身体微微前倾,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黑板和教授,手中的笔飞快地记录着,生怕漏掉一个字。基础的理论部分,她尚能跟上,那些关于价值、剩余劳动、简单再生产的论述,虽然抽象,但她凭借死记硬背和反复琢磨,还能理解个大概。她甚至能回答教授提出的几个基础概念问题,声音不大,但清晰准确,引得教授赞许地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然而,当课程进入到下半段,教授开始将话题引向更宏观、更现代的领域时,凌霜感到有些吃力了。

    “同学们,我们接下来看国际贸易中的‘比较优势理论’。这个理论由大卫·李嘉图提出,核心在于……” 教授转身在黑板上画起了复杂的曲线图和数学公式。

    凌霜努力跟着教授的笔触,但那些陌生的英文人名、拗口的专业术语(如“机会成本”、“生产要素禀赋”)、以及复杂的数学推导,像一团乱麻,开始缠绕她的思维。她皱紧眉头,笔尖停顿下来。

    “举个现实的例子,”教授放下粉笔,拍了拍手上的灰,“比如,我们国家目前出口纺织品、初级农产品,换回外汇,进口急需的工业设备和技术。这背后,就涉及到我们劳动力资源丰富、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,但也暴露出我们在高附加值产品上的劣势。再比如,当前国际石油价格波动,通过什么样的传导机制会影响我们的国内物价和工业成本?这就涉及到开放经济下的宏观模型分析……”

    教授侃侃而谈,提到了“关税总协定”、“汇率机制”、“国际资本流动”等凌霜只在报纸标题上瞥见过、却完全不知其所以然的词汇。她看到前排许多同学,尤其是几个来自大城市、穿着“时髦”(在她看来)的同学,频频点头,甚至有人开始在本子上快速构建起模型框架,仿佛对这些概念早已熟悉。

    课间休息的铃声响起,教室里顿时喧闹起来。凌霜周围的几个女生聚在一起,兴奋地讨论起来。

    “哎,你们看昨天的《参考消息》了吗?说东欧那边局势又有新变化,会不会影响咱们跟那边的贸易啊?”一个剪着齐耳短发、穿着红色毛衣的女生说道。

    “看了看了,我爸说这事儿复杂着呢,涉及到整个经互会体系的变动。”另一个戴眼镜的女生推了推眼镜,接话道。

    “我觉得教授刚才讲的汇率问题特别关键,你们说,咱们国家以后会不会放开汇率管制啊?那对进出口企业影响可就大了!”第三个女生加入讨论。

    她们谈论的话题,对凌霜而言,如同天书。她默默地坐在座位上,翻看着刚才的笔记,那些陌生的名词像一根根尖刺,扎在她的认知壁垒上。她来自鸡鸣岭,她的世界是春耕秋收,是交公粮,是如何用有限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。国际贸易、汇率、资本流动……这些概念宏大、遥远,与她过去十八年的生活经验毫无交集。她意识到,她和这些城市同学之间的差距,不仅仅是考试成绩上的几分、十几分,更是一种根植于成长环境、信息获取、视野开阔度上的、难以逾越的鸿沟。他们从小可能就从父辈的交谈、家里的报纸、甚至广播新闻中,潜移默化地接触着这些宏观叙事;而她的童年和少年,是与土地、贫困和最基础的生存问题紧密相连的。

&n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谐星出道后她爆红了[娱乐圈] 赘婿重生,我以棋子弈苍生 十倍西楚霸王战力,开局手撕龙袍 渤海天枢,雪国龙腾录 深宫谋 渣男全家白眼狼?重生他们哭断肠 给始皇延寿三十载关你易小川屁事 出轨是吧?我嫁你舅舅,当你舅妈 订婚被告,出狱后我被七个美娇妻抢破头 我,苍蝇馆代理人,带飞全球食客
相关推荐:
订婚被告,出狱后我被七个美娇妻抢破头 我,苍蝇馆代理人,带飞全球食客 七零胖知青:靠助农系统致富强国 高武我的系统太抽象了! 重回九八:悠闲都市种田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