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九章另一角度 (2/4)
“可这件案子都过去十八年了,警方也没能破案,他一个人能做得到吗?″
赖建刚微微一笑,淡淡地说道:“国内对命案的追索期是不受时间限制的,只要发现线索,警方都会再次启动侦查程序。″
“也是啊,霍家泰这次从国外回来的第二天,就向我打听了莫坤的情况,在找到他以后,肯定会问起你父亲头上的骨折是怎么回事。假若莫坤说出的情况,如果和霍家泰原来想的结果不一样,难免两人会引起冲突,霍家泰就有可能会把莫坤杀了,对吧?″
“这倒未必。你有没有想过,如果在岬角湾海上,莫坤用石头砸死了我父亲,怎么说也不敢在银行柜员机取钱,并在大庭广众之下,还敢把我父亲的那块劳力士手表戴出来,难道他就不怕我们看到后,把那块表与我父亲的死亡联系起来?″
说完这些话,赖建刚开始陷入了沉思,如果按照母亲的猜测,这是完全有可能的。霍家泰自从在南洋,听了詹妮和他说的那些话后,憋了十八年的委屈,现在终于找到了当年和他一起下海寻找父亲的莫坤,肯定会追问起他头上的骨折是怎么形成的。
要是莫坤的回答,和霍家泰所知道的实际情况不一样,甚至和他的猜测相去太远,霍家泰未必会认为莫坤说的是真话。因为在自己的父亲跌落崖底时,颈椎和头部有没有撞到礁石上,霍家泰从崖上看见他时,海水的冲刷和漫浸过父亲的身体,已经没有了痕迹,谁也无法确定当时是什么样的了。
但是,如果莫坤对霍家泰说出,他当时在海上找到自己的父亲时,并不知道他的致命伤是头骨碎裂,在父亲清醒的那一刻,想起莫坤向他借钱是为了救人这件事,就会把银行卡密码告诉莫坤,并让他带走身上的所有东西,就会有这种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发生。
可这样一来,即使莫坤对霍家泰说出了,自己的父亲是在生命垂危时,对他说出银行卡密码,这件看似匪夷所思的事情,并拿出了足以让霍家泰无法怀疑的证据,那霍家泰就不得不相信,莫坤确实没有杀害自己父亲的动机,得到的有可能就是另外一种答案。
唯一可行的是,霍家泰从自己母亲那里了解到,目前莫坤的真实生活状态,掌握了他的人性弱点。然后,在找到莫坤这段时间里投其所好,采用温水煮青蛙的办法,慢慢诱导莫坤说出当年在海上的过程。这样既避免了和莫坤的正面冲突,又能让他心悦诚服吐露真言,才能得到霍家泰想要的真相和相关证据。
“建刚,你怎么不说话了?″
“妈,是这样的,我在想今晚和霍家泰说过的话。从我的判断上看,他仍然是一个清醒冷静,反应敏锐的人。我估计他在找到莫坤后,应该不会采用一种鲁莽蛮干的方法,以求快速从他那里问出,当年岬角湾海上的事情。″
“为什么你认为霍家泰不会这样做?“
“我在今晚和霍家泰见面时,发觉他的肺癌已经扩散很严重,在说话中由于喝了咖啡,还难受得呛得咳出血来。以他这样衰老的身体状况,要是真和莫坤发生冲突,恐怕倒下的反而是他自己。只有想出一种既能让莫坤说出真相,又留下证据的办法。″
“如果能这样,那自然是最好。可是,莫坤真会按霍家泰的想法去做吗?″
“我总觉得今晚霍家泰话里的意思,并没有将莫坤作为一个杀害我父亲的凶手去考虑。也并没有想把他是怎么对付莫坤的过程,告诉我的必要。″
“那你认为,霍家泰没有把莫坤的最后结果告诉你,是出于什么顾虑呢?″
“我能想到的,霍家泰之所以选择在今晚见我,而没有把他是怎么对待莫坤的,这事对我说,肯定有他不得已的理由。也就是说,即使他不把莫坤最终的下场,是怎么样的告诉我,是考虑到这事已经无关大局。由于他已经留下了证据,相信我日后迟早也会从你们这里,知道这件事的最后真相。″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