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章:造纸 (2/3)
>
杜休就是匠人庄子里的负责人,有名有姓,在这个时代已经不算黔首了。
刘禅对这些匠人很感兴趣,带着护卫,杜休前往。
庄子不远,十里地都不到。
说是庄子,其实跟村子也没多大区别,可以看出吴懿经营了不少时间。
这就是世家的底蕴,他们有着自己的私产。
吴懿是兖州陈留郡人,叔父吴匡是东汉大将军何进的属官。
刘焉迁任益州牧,吴懿因其父亲与刘焉交情很好,因而带着全家随刘焉入蜀。
刘备能取吴懿当时身为寡妇的妹妹吴氏为夫人,虽然吴夫人也算是没人,但主要还是看中了吴懿在益州的势力。
庄子里,杜休给刘禅讲述这里的情况。
上百匠人,就是数百户人家,这里还有不少学徒。
大部分都是铁匠跟木匠。
武器盔甲农具这些,也是现在很紧俏的行当。
还有就是布匠跟皮匠了。
除此之外,有几个少数的纸匠。
“还有纸匠?”
刘禅都有些惊讶,造纸可不是个简单的事情,里面的技术汉朝官府把控很深,世家也紧抓着不外露。
这也导致如今纸贵,普通人根本买不起,市面上一张纸就值数十乃至上百钱。
纸是硬通货,已经能承担货币属性了。
现在的纸匠,简直就是后世印钞机。
杜休回道:“有三名大师傅,吴都督耗费了不少钱财,早些年从洛阳那边走关系请来的。”
“他们不仅会造蔡伦纸,左伯纸也是会的,听说还在宫里干过。”
听到这话,刘禅就明白了。
吴懿应该是走的是他叔父吴匡的关系。
何进当时权倾朝野,他的属官弄几个纸匠过来确实不难。
“走,去纸匠那边看看。”
刘禅带人直接过去。
这个时候的纸匠们正在工作,他们造的是左伯纸。
看到刘禅过来,几个大师傅连忙过来拜见。
“不必紧张,忙你们的便是,我就是过来瞧瞧。”
在刘禅的吩咐下,纸匠们继续造纸。
看了半晌,刘禅也看明白了,脑海中模糊的知识点也熟悉起来。
造纸主要就是四个步骤。
原料分离、打浆、捞纸、烘干。
造纸术虽然工艺不断完善和成熟,但这四个步骤基本上没有变化,哪怕是到了后世的时候,也没有根本上的区别。
 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