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四百三十二章 人算不如天算 (3/5)

bsp;安德,西汉置,属平原郡。

    北魏时期,此地被设为安德郡治。

    隋开皇九年,此地被移到山东陵县,并设为德州治。

    明洪武元年,此地省入州。

    漯阴,秦朝设县,汉属济南国,三国属魏,西晋因之。

    十六国时期,局势动荡,政区变化无常,漯阴县地先后为后赵、前燕、前秦、后燕、南燕所有,北齐天保七年废除。

    漯阴县,因漯川而得名,漯川是秦汉时期对于徒骇河的旧称,因漯阴县在漯川以南故称漯阴。

    《商河县志》记载:商河自东汉至隋置滳河县以前,东部属湿沃县,西部属漯阴县。

    《地形志》称:郡,刘义隆置,魏因之。盖宋於南置乐陵郡,并置湿沃县,而魏亦因宋之旧,即此《注》之漯沃也。此漯沃与平安城近,当在今新城、高苑二县之间。方志与《河水》篇之故城混为一地,非也。

    《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》记载:湿沃县汉置,后汉省,三国魏复置,晋作漯沃,北齐省,故城在今山东蒲台县西北。按地形志后魏末尝改置县,其在滴河县地者,去今蒲台县稍远,疑三国时复置于此,非汉之故也。

    《山东通志》记载:此期黄河改道,由滨县一带入海,漯水为黄河所夺,隰沃县被淹,撤销县建制并入千乘县;渤海郡由幽州改属冀州。

    《地理风俗志》记载:千乘县西北五十里有大河,河北有漯沃城,故县也。

    《齐记》记载:千乘城,在齐城西北百五十里,有南北二城,相去二十余里,其一城县治,一城太守治。

    《商河县志》记载:三国隶魏,复置湿沃县,属冀州乐陵郡。

    《水经注疏》记载:又东北过漯阴县北。赵引胡渭云:此北漯阴也,伏琛谓之漯阳城,黄本正作漯阳字。《寰宇记》云,隰阴县,汉县,今废城在临邑县西十里。宋武帝平广固,遂移理于今临邑县西北五十里北漯阴城,今县北有故城。汉城亦谓之南漯阴城。凡水以南为阴,北为阳,意者,汉有漯阴,漯阳二县,南北对立,道元故云,漯阴县,故黎邑,王莽更名翼成。又云,漯阳县,王莽之巨武。今翼成之文,见於《汉志》,而巨武无考。岂世本《汉书》脱失漯阳,道元犹见善本故耶?不然,二城明有分画,新莽又制异名,尚赖《水经》漯阳一语,郦以巨武释之,可补《汉志》之缺。

    《元和志》记载:黄河在临邑县北七十里,漯水北去临邑县七里。唐临邑在漯阴故城东十里,故黎邑也,在今临邑县东南。

    《太平寰宇记》记载:宋武帝平广固移漯阴于今临邑县西北五十里,为北隰阴城。

   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废除分封制,实行郡县制,于犁邱设东郡犁县、邑南设齐郡漯阴县,后将齐郡改为平原郡,漯阴县隶属平原郡。

    汉武帝时期,霍去病数破匈奴浑邪王,杀数万人。单于发怒,要惩杀浑邪王,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,汉武帝怕有诈,令去病带兵迎接。匈奴兵见汉军来,想要逃跑。霍去病驰马进入匈奴阵,亲自与浑邪王相见,斩想逃者八千人,投降数万人,号称十万。消息传到长安,汉武帝赏赐数十万,封浑邪王为漯阴侯。

    文帝十年,封齐相召平子奴为犁侯。

    东汉时期,刘秀将犁县并入漯阴县。

    建武二十八年,刘秀改隶济南国。

    三国时期,曹丕将河东北部划归漯阴县,直到西晋仍隶属济南郡。

&nb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修仙保命指北 大道圣主 撕夜 被踹后,白富美姐姐找上门 老妈二婚,高冷校花成我妹妹了? 重生八零:她被糙汉老公揽腰猛亲 炮灰爆改爽文女主,我做对了什么 大佬绝嗣?孕吐后小可怜一胎三宝 怪谈求生:我能预知正确的规则 小雌性妖娆妩媚,众兽夫失控沦陷
相关推荐:
修仙保命指北 重生八零:她被糙汉老公揽腰猛亲 炮灰爆改爽文女主,我做对了什么 大佬绝嗣?孕吐后小可怜一胎三宝 盛世开端:从傀儡皇帝到雄霸天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