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章 鹰愁涧的刀锋 (4/5)
nbsp;杜远猝不及防,被摔得七荤八素,眼冒金星,还未爬起,那虬髯大汉已如泰山压顶般扑上,砂钵大的拳头带着骇人的风声狠狠砸下!只听得“咔嚓”几声令人牙酸的脆响,杜远惨叫一声,头颅竟被硬生生砸得塌陷下去,当场毙命!
主将瞬间毙命,本就混乱的黄巾残兵彻底失去了斗志,发一声喊,如同无头苍蝇般四散溃逃。刘湛立即下令追击,扩大战果,同时吩咐尽量俘虏溃兵,勿要多造杀孽。
战斗很快结束。
峡谷内尸横遍野,俘虏跪了一地,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和硝烟味。
夕阳的余晖穿透弥漫着血腥气的峪道,照耀在横七竖八的尸体和跪地投降的俘虏身上,也照耀在劫后余生、浑身浴血却兴奋不已的庄客们脸上。
刘湛拄着剑,剧烈地喘息着,看着这片惨烈的战场,心中百感交集。这是他第一次亲手主导的杀戮,但乱世之中,唯有以杀止杀,方能求生。
郭嘉不知从哪个角落溜达出来,踢了踢脚下的一具贼兵尸体,啧啧道:“可惜了,本来还想抓个舌头问问他们老巢有没有藏钱……”他走到一个跪地投降的俘虏面前,捏着鼻子,嫌弃地挥了挥手:“带走带走,别污了咱们庆功的酒兴!”
庄客们开始打扫战场,清点伤亡,收缴兵器。刘湛这才有机会,仔细看向那位突然杀出、凭一己之力扭转战局的虬髯大汉。
那大汉击毙杜远后,并未离去,只是站在原地,喘着粗气,环眼扫视着战场,目光最终落在刘湛身上,带着一丝审视和不易察觉的感激。他虽落魄,眉宇间却自有股不容轻侮的傲气。
刘湛强压着心中的激动,走上前,拱手道,语气真诚:“壮士神勇!方才多谢壮士出手相助,否则刘某危矣。不知壮士高姓大名?为何被贼人所擒?”
那虬髯大汉见刘湛态度诚恳,并无官军常见的骄横之气,也抱拳还礼,声如洪钟:“某家周仓!本是黄巾一方小帅,但波才大哥死后,各部互不统属,烧杀抢掠,早已背离初衷。某不愿同流合污,与这杜远争执,反被其设计擒拿。今日多谢……多谢将军搭救!”他显然不太确定如何称呼刘湛。
周仓!果然是他!刘湛心中剧震,这可是历史上对关羽忠心不贰、勇力过人的猛将!看他方才徒手毙马杀敌的威势,果然名不虚传!
“原来是周壮士!”刘湛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赏笑容,“刘某并非将军,只是颍川荀氏门下客卿,刘湛。壮士深明大义,不愿与暴虐之徒同伍,令人敬佩。如今杜远已死,这些溃兵群龙无首,不知周壮士日后有何打算?”
周仓脸上露出一丝茫然和落寞,叹道:“天下之大,却无某家立锥之地。黄巾之路已绝,官军视我等如仇寇……或许,只能浪迹天涯了。”话语中透出英雄末路的悲凉。
刘湛心中一动,知道机会来了。他正色道,目光灼灼:“周壮士此言差矣!观壮士乃忠义勇猛之士,岂能明珠暗投,埋没于草莽?如今天下纷乱,正是男儿建功立业、保境安民之时。刘某虽不才,但有心在这乱世中为百姓寻一条活路。我观壮士乃真豪杰,若壮士不弃,愿与刘某共图大事!虽不敢说立刻富贵,但必以兄弟相待,祸福与共,绝不相负!”
他的话掷地有声,没有空许高官厚禄,而是强调“共图大事”、“以兄弟相待”、“保境安民”,这正契合周仓这类重义气、本性不恶之人的脾性。
周仓看着刘湛,见他目光清澈,态度诚恳,又想起方才他指挥若定、麾下士卒训练有素的情景,再对比杜远等人的残暴无能,心中顿时生出几分好感与认同。他漂泊日久,也确实渴望一个安身立命之所和一个值得追随的主公。
犹豫仅是片刻,周仓猛地单膝跪地,抱拳道,声音铿锵:“周仓一介莽夫,蒙刘公不弃,愿效犬马之劳!”
&nbs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