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一章 洛阳惊变 (4/4)
牢牢掌控在我们自己手中!”
他的话语,条理清晰,目标明确,如同在风雪弥漫、前途未卜的暗夜中,陡然点燃的一支熊熊火把,不仅照亮了前路,更驱散了荀衍眼中大部分的迷茫与绝望。荀衍挣扎着,用袖子狠狠擦去脸上的泪痕与水渍,扶着案几,艰难却坚定地站起身,原本颓丧的腰背渐渐挺直,眼中重新燃起了一种名为“责任”与“担当”的火焰:“刘兄所言极是!国难当头,社稷倾危,我辈士人,岂能坐视苟且,徒然悲泣!荀家……愿倾尽所有人力、物力、声望,助刘兄共图大事,挽狂澜于既倒,扶大厦之将倾!”
郭嘉也彻底冷静下来,他走到刘湛身侧,看着地图,眼中重新闪烁起那种刘湛熟悉的、如同最精密的仪器般算计和谋划的光芒:“主公……”这一次,郭嘉清晰地、毫无迟疑地用了这个称呼,他目光与刘湛对视,带着一种正式的认可与托付,只听他接着道:“……分析得透彻,讨董,既是试金石,能检验各方势力的成色与决心;亦是垫脚石,能让我等借此良机,脱颖而出。然,关东诸侯,各怀鬼胎,袁绍好谋无断,袁术骄矜自大,其他人等,亦多是趋利避害之徒。我等需好好谋划,既要借此大势壮大自身,获取名望实利,又需谨慎小心,避免被袁氏兄弟等大诸侯当做冲锋在前的马前卒,白白消耗了咱们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这点家底。”他的考虑,永远带着一丝冰冷的现实。
就在这时,书房门被轻轻敲响。不待里面回应,门被推开一道缝隙,荀妤端着一个红漆木盘走了进来,盘上放着三碗热气腾腾、散发着浓郁姜枣气息的驱寒汤。她显然也已经得知了那石破天惊的消息,脸色比平日更加苍白,几乎没有血色,如同上好的细瓷,但她的眼神却异常镇定,步伐沉稳,不见丝毫慌乱。她将汤碗一一放在三人面前的案几上,目光先是担忧地看了一眼犹带泪痕、却已挺直脊梁的兄长,又掠过眼神锐利、算计深沉的郭嘉,最后,定格在刘湛那张写满决断与坚毅的脸上。
“兄长,刘公子,郭先生,”她的声音轻柔,却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,如同冰雪中流淌的一股暖泉,“事已至此,天崩地裂,悲痛愤懑皆无济于事。喝点热汤,暖暖身子,积蓄力气。前路艰险,更需……从长计议,保重自身。”她的目光与刘湛相遇,在那双清冷如玉的眸子深处,刘湛清晰地看到了毫无保留的信任、深切的理解,以及一种无声却强大的支持,仿佛在说:“无论前路是刀山火海,是万丈深渊,我,与你同在。”
刘湛心中那因为历史惨剧和沉重未来而冰封的一角,瞬间被这股暖流融化、充盈。他什么也没说,只是伸出双手,稳稳地端起那碗滚烫的汤药,然后对着荀妤,重重地、无比郑重地点了点头。一切尽在不言中。
洛阳的惊变,如同一声撕裂苍穹的丧钟,宣告了一个延续四百年的大一统王朝时代的终结,也吹响了群雄并起、逐鹿中原的、充满机遇与毁灭的号角。颍川这片土地,连同其上刚刚诞生的联盟,再也无法置身事外,必将被卷入这即将席卷天下的、最猛烈的风暴中心。
刘湛知道,留给他的时间更加紧迫了。他必须更快地成长,更狠地磨砺爪牙,更果断地做出抉择,才能在这历史洪流最湍急的漩涡中,不仅守住脚下这一方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根基,更要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机遇,为自己,为追随他的人,为这片土地上渴望安宁的生民,在这乱世的棋局中,搏杀出一个不一样的未来!他的目光,再次投向地图上的洛阳,那里已是一片血火,而他的眼神,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、更加锐利……
本章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