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七十六章 汉王楼船下庐江,淮南人心就此收 (4/5)
此城得以守住,皆赖朱卿维持。
便是几次不智之举,也是朱卿人微言轻,诸将不听忠言所致。
所谓锥处囊中,其利自现,人居患难,才德自显。
卿有大才,只叹此前官职低微,军力微薄,否则未必没有力挽狂澜之能。
今张勋既革,便由汝暂代他独掌一军,领镇西将军之职,都督荆州兵马,继续与顾卿相辅相成,勿负朕望。”
“臣谨奉王命,叩谢天恩。
蒙此殊遇,桓敢不尽心竭力,以报王上?”
袁术颔首,对于顾雍和朱桓他还是比较放心的,这二人家族满门都在江东,才能也是有的,更在庐江几经战事考验,正可委以重用。
之后便轮到杨奉、毛玠等黄金台上将,他们此前因战事急迫,被阎象调之领黄巾百姓出征。
杨奉此时还陪着笑脸,汉王要安稳人心,罪名都给张勋担去了,接下来的顾雍、朱桓全是提拔重用,轮到自己那还用说?
然而乍响在他耳畔的话语,却如一道惊雷,如坠云端。
“你们几个,也别一个个认罪了。
说说吧,是谁给阎公出的主意,让百姓执弹作战的?”
迎着他眸光垂落,杨奉如坠冰窟,讷讷答之。
“此毛玠之计也!
汉王容禀,百姓未经操练,不通战阵,若与曹军正面厮杀,难以克敌。
为守庐江这座淮南门户,毛玠献策,当以远攻取胜。
虽百姓大多不擅弓箭,所幸弹无需精通,有手者皆可为之。
此言句句在理,阎公乃从。
吾等也实以此策,乃破曹军。”
“笑话!
阎公不通兵法,为尔等所诈,朕也不通兵法吗?
庐江所以坚守者,盖因一旦有失,后方无有雄关重镇,曹军可直抵淮南,无以拒守。
今既发十万百姓,何不在后方城镇,遏一要道,挖沟建垒,以固城防?
届时弃庐江而撤军,守后方以御敌,整整十万黄巾百姓据深沟高垒以守。
前有守御,后方继续建营,曹军攻势烈则弃守前营,后方我淮南物资充沛,数百万生民为尔等挖沟建垒无穷匮也!
愈攻愈退,愈退愈建,愈建愈守,愈守愈坚,试问曹军何以破敌?
一旦诱之愈深,而朕于荆州关门打狗,曹营一众尽成瓮中之鳖矣!
尔等数人,害我百姓,坏我大事,更复何言?”
袁术此言一出,张勋、朱桓等经历过庐江一战之艰难的人,都听的眼神一亮,面有愧色。
张勋更是汗颜,他常自诩精学汉王挖沟建垒之战法。
不想今日才知,自己只学得些皮毛,只知建垒围攻,却不知以此守御,才是此法奥妙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