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六十二章 都亭侯拥有灵活的忠义底线 (5/5)
> 曹安民趁势又给他们推销起文房四宝,谓众人曰:
“陛下,诸公,请看!
此为笔墨砚,专为书纸所用!
且看我为你们演示一二!”
众人眼见曹安民流畅顺达的在纸上书写,其飘逸洒脱,远胜竹简。
要知道笔墨他们也有,常用于书写绢帛、竹简,然无论是绢帛、竹简,书写起来都不是十分流畅,哪有像曹安民这般,下笔如流水恣意。
当即便有人也取来笔墨尝试,其效果如曹安民所言,轻逾帛绢,柔胜羊皮,便过竹简,众人怎不惊异之。
见众人一时间被自己震住,早就汗流浃背的曹安民稍松口气。
忙朝天子长拜,潸然而泪下。
“此纸,实为国之重器,可历千秋以传万世也!
袁公谋之,私藏淮南,传道士人学子,以收天下人心。
试问若袁公有纸,而朝廷无之。
则世家何以忠?士人何以臣?儒道何以传?文名何以载?
使淮南有之,而洛阳无之。
则圣天子富有四海,竟不得一纸乎?
此等悖逆之事,臣,都亭侯,曹安民,何以坐视?
故私窃纸以来洛阳,将其献之于陛下也!
臣更是假意侍袁,曲意逢迎,暂且博取了袁贼信任,可以权谋私,打通洛阳购纸之渠道。
陛下啊,臣虽身在袁营心在汉,一心一意为陛下操持!
今后朝廷诸公,天下世家,皆可由我曹安民为大家走私此纸,不使此国之重器,为袁贼独享。”
曹安民这一番话说的涕泪横流,也让众人鸦雀无声,都不知道说他什么好了。
你说他忠心吧,他降袁了,还替袁术做了请旨封王的使节。
可说他降袁吧,他好像真的有在为大家努力诶!
像纸这等国之重器,他居然真为朝廷窃了些许回来,不然我等高居庙堂,尚不知袁逆已有这等新纸。
而且大家伙现在好像还不能动这个曹安民了,不仅不能动,还得把他好生送回去。
没听人说嘛?
已经博取了信任,打通了自淮南到洛阳的走私渠道。
使无有曹安民,我等中原世家,岂非就无有新纸可用了?
本章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