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三章 术以眇身,嗣守神器,夙兴夜寐,惟念黎元 (2/5)
地界,或者说荆南三郡,它必须是真的。
这便是他们持之以抗衡刘表的大义!
吾等非谋反,乃奉诏讨贼耳!
脑中思绪不过转瞬之间,未有片刻迟疑,待诸葛瑾念完,桓阶已上前接过诏书,恭恭敬敬下拜行礼。
“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,大将军千岁千岁九千岁!
臣,前尚书郎桓阶,领旨奉诏!”
如此顺利的一幕,便是宣读诏书的诸葛瑾都呆愣一瞬,心下暗吸一口凉气。
不由自忖:袁公于南方的威势名望,竟恐怖至此?
要知道就这封诏书的口吻,他诸葛瑾自己宣读之时,都深感汗颜。
暗道袁公这也太着急了,临朝称朕,私发诏书,如此口吻,置陛下于何地?置大汉于何地?
这桓阶当初好歹也曾是御前尚书郎,便不是那等忠义风骨的慷慨之士。
乍闻此等狂悖诏书,哪怕他其实与刘表离心离德,可怎么也得严词推拒一番,以示臣节。
此时的诸葛瑾已经在思谋,一会怎么用自己三寸不烂之舌,以袁公大势相逼晓之以理,借孙权情意相劝动之以情,说服桓阶,以彰显自身本事了。
可他哪里想到,此时此刻竟一拳打在了棉花上,自己还没有开口相劝,桓阶也未曾彰显半点士人风骨,直接就跪了?
这.
难道这就是袁公的大势人心吗?天命所归,人心所向,根本不需要劝诱说服,类似桓阶这部分荆州士人,已经默认了袁公临朝称朕,将取天而代之心?
比诸葛瑾更加震撼的便是孙权了,诸葛瑾尚且不知桓阶为人,或许还以为他本就是那等毫无风骨的软骨头之辈。
可孙权当初是亲眼看着,在父亲孙坚死后,桓公迎着万军而行,只身入见刘表,讨要孙坚尸身。
其一身风骨,慷慨激昂,连刘表都为之折服,是以将孙坚尸体予桓阶收敛带回。
可是今天
桓公,你还是仲谋当初仰望的那位带回父亲尸骨的义士?
怎么连你也轻易拜倒在袁术威势之下?
这让情知大哥为袁术压制,如入樊笼不得脱身,家族为袁术利诱,如缚蛛网千丝缠绕。
是以得知自己能有机会暂时脱离袁营往长沙一行,孙权临行前便得了周瑜耳提面命的各项叮嘱。
正打算趁此时机,在孙家的长沙为大哥发展势力,以为将来脱袁之机做准备。
可此情此景,只让孙权惊得毛骨悚然,脊背发凉。
桓公已经是长沙之中,对父亲孙坚最为忠义的旧人了,如果连他都是闻袁色变,纳头就拜的话,他孙仲谋还能在长沙发展什么呢?
万一他在长沙刚有所动作,结果被他视为心腹的孙家旧人,转头就把情报卖给淮南,以求进身之阶,岂非偷鸡不成蚀把米,反害了孙家上下?
心腹?
小小的孙权心中惨然而笑,如果连桓公都已经不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