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九章 鹰视狼顾 (3/5)
nbsp; 这一刻,他始终云淡风轻的脸上一片煞白,小脑袋瓜嗡嗡的。
有病否?
我丫的腿都瘸了,你也不放过我?堂堂一个大汉丞相,放着洛阳大事不管,来逮我一个少年郎?
我还是个孩子啊!
这要说曹操不是来逮他的,司马懿是怎么都不信的。
毕竟除了之前征辟自己那是被拒绝了之外,堂堂大汉丞相要司马家办什么事,一纸诏书即可。
当然,大汉丞相礼贤下士,不愿万里亲自来请,这等看重与恩遇,随便换了谁,不是感激涕零,恨不能以死相报?
唯独他司马懿看事不同常人,他这人喜稳,明明还是个少年郎,却打小稳就如一条老狗。
在他看来,眼下大汉衰颓,诸侯争霸,这玩意就不是建功立业的好时候。
例如,他今天出仕了,随即选择了以为自以为的明主,结果明天,自家明主出去跟人火拼没打过,被人干掉了,这上哪说理去?
当然,这时候呢,他就只有两个选择,以全忠贞之节,与明主同死,满腹韬略抱负胎死腹中。
第二个选择就是投降,勉强可以保命,未来未必没有再起之时,
可投降了就是贰臣,被人瞧不起,天生低人一等不说。
最关键的问题是,他投降这主,下次带人出去火拼的时候,也有概率没打过被人干掉啊!
届时难不成三臣、四臣乃至五臣贼子???
贤臣择主这玩意,其实跟结婚也差不多,第一次的选择余地最大,到后面天天丧夫的二婚三婚也不叫事啊。
因此,在稳得一匹的司马仲达看来,将来域中是谁人之天下,还犹未可知也。
现在跑出去给人当牛做马,出功出力,到头来一场败仗一场空,岂不血本无归?
这倒不是他不相信自己选择明主的眼光,与自身的辅佐实力。
而是在他看来,是非成败就是个概率问题,不论选择哪一路诸侯,他有可能赢,就同样有可能输。
史册昭昭,据绝对优势,拥百万之众,结果被人以寡敌众,以弱胜强的案例也不在少数。
谁也不知道,敌对阵营在将要灭亡之际,会不会出个田单一样的人物力挽狂澜。
谁也拿不准,己方明主,会不会在将要功成之时,受了离间蛊惑而犯浑,无视正确的谏言,强要撤下乐毅。
是以,在司马懿看来,乱世之中,强要争强好胜,出仕与天下英雄争锋。
这是在把自己的性命与前程别在裤腰带上做赌注博一场富贵,是不明智,也不稳妥的,是对自身未来不负责任的行为。
这也是那些千年长存的世家,惯会在乱世之时,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,多方下注的原因。
在司马懿看来,这就是稳妥的做法啊,不到最后一刻,谁知道谁胜谁败?
他堂堂河内第一世家,司马家的二公子,有必要去下这个赌注吗?
他难道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