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三章 黄天当立! (5/5)
换源:
。
直至自己取而代之,收孙策为义子,将袁营与孙营的利益捆绑一起,才将孙策自立的苗头强行压下。
可孙营众将,皆感念孙坚恩德,今不趁此时机,以黄祖人头,行祭祀大典,召昔年孙营众将士卒观礼,彻底收服其心,更待何时?
至于说北边的战场,这不是还有新来的乐大将军,足以镇守吗?
事实上此前庐江告急,袁术便打算撤军了,眼下虽然庐江之危已解,可他撤军的心仍未动摇。
无他,曹刘两家被他压的喘不过气,需要喘息,他袁术从曹操打到刘备、匈奴人、黑山贼,乃至于刘表,难道就不需要喘息了吗?
这一战从初春而起,至今已近年关,连下颍川、陈国、梁国,士卒同样折损颇多,至此也是时候班师寿春,大宴群臣,论功行赏了。
只需等他回寿春休整一番,补充兵员,重振旗鼓,待到来年,又是十万大军北上。
届时之刘备,还能拿的出五万大军同他抗衡吗?
彼时之曹操,还能再组建十数万之联军,来阻止他吗?
双方的战争潜力是不对等,据有江淮的他与天下诸侯最大的不同,在于他有一个稳定的后方。
当北方诸侯的地盘,因多年混战而民不聊生之时,南方的稳定和富庶早已远超中原腹心。
对袁术而言,你曹操逼刘表来攻,不就是为了喘息之机吗?
那就大家一块喘息,来年你刚回半管血,而我已经满血了。
是以,此时班师寿春,实行可持续性北上计划,才是长远之计。
若是不惜一切同曹刘拼命,即便能赢也要伤筋动骨,届时还拿什么来抗衡自家那位庶兄呢?
他高居王座,冷冽的眸光扫了周瑜一眼,淡淡出声。
“我与文台相交莫逆,情深义重,今朝为他报仇,宁弃一国以祭之。
沛国之事,我自有计较,班师回朝,朕意已决!”
本章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