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三章 攸以为,袁术撒了个弥天大谎 (2/3)
总觉不妥。”
话至此处,曹操眼底浮现一抹阴冷之色。
“观天下之势,眼下能为我所用,且兵马最盛之处,唯在仲德手中。
我意请他说服张燕与匈奴人,引百万黑山贼与匈奴单于三万铁骑分出一军,南下梁国。
反正他们此行也只为了抢掠就走,又不占据城池,终不能长久拖延袁绍。
既然如此不若让他们抢一把大的,替我同时拖住二袁。”
“如此只怕梁国当地.”
荀攸欲言又止,迎上曹操眼底那抹冷色,到底没再说下去,转而叹了口气。
“主公此计甚妙,诚如是,或可将袁术这七万主力尽殁于梁国,犹未可知。
只是还有一人,不得不防。”
“可是袁术谋主,他口中称之为奉孝者?
此人我常听文若提起,称之有鬼神莫测之谋,我本有意于志才死后请他来接替,为我出谋划策。
哪成想今时今日,竟到了这一地步。”
曹操叹了口气,深为遗憾。
“公达,你以为刘子扬书信所言,奉孝便是袁术谋主,更是他这一系列转变的因由,此事有几分真,又有几分假?”
“半是真,半是假。
说真是因为刘子扬来信,言之凿凿,更言此事袁营上下皆知,奉孝军师之名已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。
更何况袁术的转变必有其因,主公您与袁公路从小相识。
在您眼里他袁术靠自己,有可能做出这一系列堪称鬼神莫测的计谋决策,以致今时今日的地步吗?”
曹操闻言都笑了,“那冢中枯骨,无非借祖上蒙荫,败家而已。
他要有如此能为,此前又怎会被我赶出南阳,逃去淮南?
怕是早就仗着袁氏之名,一统南方,分裂大汉,划江而治犹未可知。”
“这便是了。”
荀攸颔首言之。
“袁术的转变,以及他眼下这一系列同过去迥然不同的行为逻辑,必然有其因由。
关于这点志才生前同我谈讨多次,皆以为迄今为止的情报里都少了一个人。
必然是这个人的出现,导致了袁术脱胎换骨般的变化,毕竟总不能真如江淮百姓间谣传,他袁术从传国玉玺处得了天命在身?”
轻笑一声,他继续解释。
“排除了玉玺、天命之类的无稽之谈,那么这个导致袁术转变,局势进展到而今地步的关键人物,究竟是谁?
综合刘子扬、我们派去的细作、以及此前得到的情报,似乎都在指向一个人,郭嘉郭奉孝。
当然,这里也有可能是刘子扬、所有派往的袁营细作,包括我们都被骗了,他袁术向整个天下撒下了个弥天大谎。
可这里面有个逻辑悖论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