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一章 太史慈:末将愿效犬马之劳 (2/3)
者夺旗中占一個,到军司马的难度可想而知。
听起来,军侯到司马不过是一步之遥而已,但就太史慈的情况来看,却迥然不同。
他在北海能出任军侯是因为突出重围求援并且解了都昌之围,算起来这可以认定为救主了。
可是在这兖州,吕布的麾下,他可是什么功劳都还没有,一上来就拜军司马,太史慈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怔怔看着吕布。
他知道如果留在并州军这种常年在战场上打滚的部队,要想建功立业确实是大有机会的。
可也因为如此,这样的部队里想晋升你就得有拿得出手的军功,初次见面便拜军司马,吕布对自己的器重是可见的。
事实上诧异的不只是他,曹性都瞪大了双眼,要知道他们几个也不过是都尉而已,还是靠着战场上九死一生换回来的。
“温侯!”
太史慈站起身来作揖,“某本东莱一武夫,蒙温侯不弃,本该鞍前马后、不避斧镬,然则同郡故里刘正里已约定相见。
若是温侯信某,便允某先前曲阿与正里相见,之后定当回来兖州,以死相报!”
刘正里就是刘繇。
他跟太史慈是同郡出身的,可惜啊,刘繇也不怎么看重他,只是给他委派了一个斥候的任务。
神亭岭之战就是因为作为斥候的太史慈偶遇了出来巡营的孙策。
“哈哈哈,好!”
吕布兴奋一拍台案,起身走向太史慈,双手搭在他肩头,“子义,我在濮阳静待你归来!”
比想象中容易,有了太史慈,吕布信心更足了。
他本身就是不弱于孙策的猛将,而且,自己这支部曲现在太需要猛将坐镇,尤其是非并州籍人。
郝萌叛变,除了原身自己的问题外,其实他也遭遇了许多势力里都会出现的问题,排外。
作为河内人,在一支从将领到士卒多是又并州人组成的军队里,他肯定会有壮志难舒的压抑。
吕布也不是什么都能兼顾的过来,最好的办法,就是融入新鲜的血液,太史慈和乐进的加入,可以让这支部曲包容性变得更大。
“温侯,请恕末将之言,难道不担心末将只是托词,一去不复返吗?”他没想到吕布这么痛快,就连某字都不用了,直接就是末将。
吕布朗声大笑,“子义为报养母之恩舍生忘死救孔融,足见你是守信重义之人。更何况,若是子义一去不返,那证明是我太昏昧,不值得子义流连,我该反思的。”
这种被人理解的心情,就如同漫漫长夜终于迎来了清晨的第一缕曙光,亦如漂浮在沧海之中的孤舟,终于见到了海岸线。
是兴奋,是感慨,亦是找到了人生的意义。
“末将去去就回!”太史慈恨不得朝发夕至,了了与刘繇之约立刻便回来效命。
“还有一事。”
吕布赶忙拉住太史慈,“我收到快报,袁谭已经对北海用兵了,伱若担心老母有失,我会派人前去接她回来。”
太史慈先是一惊,可细想自己也不是什么大恶之名,一般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