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237章 关张赵李全部回徐州,将有大事发生? (7/12)

翊倒有一个‘以工代赈’之法。”

    以工代赈?

    众人皆是一怔,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。

    虽然提到以工代赈,最先想起的就是罗斯福。

    不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古人就已经有以工代赈的思想了。

    但运用并不广泛。

    是直到宋朝,工商业、手工业相对发达,以工代赈才被频繁运用。

    汉朝由于重农抑商,所以“以工代赈”这个概念对当时的人来说其实非常陌生。

    虽然如此,这个概念其实不能理解。

    李翊简单为众人概括:

    “辽地自受灾以来,流民四起。”

    “翊以为,可择流民之精壮者充行伍。”

    “以兵饷代赈济,消弭乱于未萌。”

    “其羸弱者,则官役之,使筑城浚河,计工授粟。”

    “不役者不得食,不劳者不得获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,一可绝游惰之患。”

    “二可慰力田之民,三杜侥幸之心。”

    李翊耐着性子,深入浅出地为众人介绍了以工代赈的好处。

    而刘晔、徐庶、荀攸等人皆是明智之士,很快就理解了其中妙处。

    “……善,善,大善!”

    “若用郯侯之法,的确可以充分调动起辽东民众来。”

    李翊弯唇笑道:

    “既然诸公都没有意见,便请拟定具体实施方案。”

    “待吾裁决之后,即刻实施。”

    这便是李翊要跟众人商议的原因。

    不是李翊须要经过刘晔等人的同意,而是一个方案的实施,不是光靠一张嘴就能真的实施下去。

    具体的实施步骤,人员的调动安排,都需要手下人策应帮忙。

    同时,要因地制宜,根据辽东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

    只有集思广益,才能治理好一方水土,一方人。

    于是,众人便聚在一间屋子里,彻夜筹定“以工代赈”的具体实施方案。

    经过一晚上的努力,总算得以拟定初步草案。

    名字为《辽东抚民策》,又叫《工赈三章》

    其具体的方案为,

    第一,兴修水利。

    发流民五千,浚辽河故道,日给粟三升。

    河成之日,沿岸分田百顷,以渠为界,号曰“赈农渠”。

    第二,军屯改制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医妃强势带娃归来,爆抽渣男贱女 重生选救白月光?闪婚皇叔爽飞了 契约教授,他的小青梅藏不住了 重生另选继兄被宠成宝,全家悔疯! 农村女婿 一百年前我死了 民间奇门风水秘术 一品女县令 山河印 阴阳诡师
相关推荐:
医妃强势带娃归来,爆抽渣男贱女 重生选救白月光?闪婚皇叔爽飞了 重生另选继兄被宠成宝,全家悔疯! 一品女县令 天问之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