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164章 我比老刘先有子 (6/11)

句话真正有含金量的是后半句,而非前半句。

    若说四世三公,并非袁氏专利。

    弘农杨氏,也是四世三公,杨修就出自这个家族。

    但他们家的影响力,明显比不上袁氏。

    包括汝南许氏,也是三世三公。

    许劭就出自这个家族,其影响力依然远远比不上袁氏。

    袁氏号称门生故吏遍天下,是个什么概念呢?

    保守估计,袁氏的门生多达数千人。

    你想一个中央政府才养多少官员。

    上至朝廷大员,下至地方郡守。

    这主要得益于两汉实行的察举制,做官必须要有人举荐。

    以袁家在官场的地位,上至三公下至郡守、县令。经过了四代人,近百年的经营,由袁家举荐出来的官员不可胜数。

    权倾朝野的董卓,曾经说过,“但杀二袁儿,则天下自服矣。”

    你便知道袁氏在当时是什么影响力了。

    顺带一提,董卓自己就是袁氏的门生。

    把冀州让给袁绍的韩馥,也说,“吾本袁氏故吏,度德而让。”

    此外,天下间唯二的四世三公,弘农杨氏,跟袁氏还是姻亲关系。

    所以,汉末家族,真的是一个庞大的关系网。

    刘备是帝室苗裔,汉左将军,其夫人是袁氏嫡女。

    光这一层背景,就值得王朗力荐华歆,向徐州投诚。

    他们豫章本郡有不少官员,都是袁氏故吏。

    既然老刘家与老袁家有这样一层关系,袁术的族弟袁胤又已经向徐州投诚。

    那为什么豫章不紧随他们的步伐呢?

    “今左将军上禀朝廷之命,下奉献黎庶之托。”

    “为天子、朝廷安定淮南。”

    “若能举豫章之土,献予河南,也是华某之幸事也。”

    终于,华歆被王朗说动。

    决定举豫章之地,向河南投诚。

    “只是未知谁人可为我出使徐州,面见李子玉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便由朗亲自去吧。”

    王朗一拱手,“吾久闻李子玉贤名,其以少年之纪便为刘营谋主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未至而立之年,便督淮南军政,节制两郡人马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的奇才,一定能够意识豫章的战略价值。”

    这也是王朗再寻找一个脱身的机会。

    他自败给孙策后,孙策想让为自己效力,王朗不肯。

    于是孙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让我进京当质子,我开局带兵强掳花魁 天降儿子,把病娇总裁砸懵了 快穿:这悲剧剧本我撕了 从市委大秘到权力之巅 圣殊 夫人要和离?疯批权臣亲她红温 北宋小饭馆 鉴芳年 直播算命:我靠玄学成圈内顶流
相关推荐:
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让我进京当质子,我开局带兵强掳花魁 天降儿子,把病娇总裁砸懵了 夫人要和离?疯批权臣亲她红温 北宋小饭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