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章 诸葛撤兵 (3/3)
换源:
军珍重!”
说罢,孙登将手松开,向后退了两步,朝着诸葛瑾先是长拜一礼,而后又顺势跪下,竟是要叩首一般。
诸葛瑾仿佛失了魂魄一般,面孔和行动都显得有些呆滞,直到孙登真把头磕下去了,才恍然回过神来,上前将孙登拉起:
“臣动作有些慢了,如何能受陛下之礼?该做的事情,臣都已经做了,臣的身体近来确实不好,臣知道留存己身对陛下还能有几分用处,臣会在巫县好好活着的,陛下保重吧。”
说罢,诸葛瑾又对着孙登下拜叩首,而后起身便走,再也没有任何停留。
孙登望着诸葛瑾离去的身形,渐渐丧气,而后直接坐在了地上。
一旁的孟宗急忙要来将孙登拽起,却被孙登抬手阻止住了:“让朕歇一歇吧,实在太累了……”
对于蜀汉来说,回军之时并没有吴国君臣分别的那么多悲伤之态,反而从上到下的士气显得有些高昂。
军队就是这样,从上到下只能有一个声音。杨仪、魏延、费祎等人虽然无法劝阻诸葛亮向刘禅上表请罪,但他们不约而同的都在自己麾下军中宣布此番出战立了大功,防止吴国被彻底歼灭,还给大汉取回了六万民夫用于屯垦,上下皆有功劳。
回朝之后,便是论功行赏。
舟船沿江西进,军队大部在岸上同样西向。从西陵到永安白帝城的道路约五百里,大军八、九日即可抵达。
当军队前部抵达路途中间的秭归时,诸葛亮却在此处见到了一个预料之外的人物。
“属下拜见丞相!”
“奉宗?你怎么在秭归?”诸葛亮皱起了眉头。
来人名为陈祗,身长八尺、相貌威严,年龄尚不到三旬,在朝中担任选曹郎一职,因为年龄与刘禅等同、又是昔日司徒许靖的外孙,家门甚高,故而与皇帝刘禅私交极好,常常入宫伴于刘禅左右。
本章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