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章 吴蜀纷扰 (3/4)
r />
……
益州,白水,丞相府。
从成都来的传信使者到了丞相府外,将书信亲送到了长史杨仪的手中。杨仪仔细问了几句,不敢怠慢,站起身来向外走去,去相府正堂中去寻诸葛亮。
如今相府占了白水关城中接近二分之一的地方,往来人影络绎不绝,繁忙至极。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,益州上下的大事小情尽皆决于相府,军政、民政无一例外,包罗万象。
相比之下,成都的尚书台和九卿就如同摆设一般,只是作为相府决策的执行者,宛若空壳。若有人问一问他们,估计也只会得到‘大汉自有国情在此的’的回应。
在魏国是太和七年,对刘禅和他的臣子们来说,年号则是建兴十一年。
严格的说,诸葛亮的相府分为两个部分。
一为白水相府,是由最初驻扎在汉中沔阳的相府沿袭过来而成,诸葛亮本人就坐镇于此。
二为成都留府。这种略显奇怪的政治模式,可以简单理解成丞相府始终是在成都驻扎的,只不过随着丞相本人不在成都,分出来一个驻在白水的分支机构。留守在成都的这一部分自然就唤作留府。
留府的负责人也是丞相长史,故而丞相诸葛亮一直是有两个长史的。
前任留府长史张裔亡故之后,参军蒋琬被诸葛亮点为新任留府长史,在两年前的冬日就驻在成都。
如今这封书信,也是蒋琬派人从成都送来的。
诸葛亮素来勤政,杨仪寻来之时,他也正在桌案后批阅简牍。似乎对杨仪的到来并不惊讶,听闻蒋琬在成都有书信传来,诸葛亮也只是略微点头以作回应,伸手示意杨仪将书信放下,回去做事就好。
杨仪会意照做,可还没到一刻钟的时间,就被诸葛亮给叫了回来。
“威公,你且看看此信吧。”诸葛亮不苟言笑,将手中一直端着的竹简放在桌面上,向前推了一推。
杨仪不敢怠慢,快步向前走去,接过信件,随着眼神在竹简上不断移动,他的表情也随之变得愈加严肃了起来。
“丞相,陛下此语定是有人唆使!”
“唆使?”诸葛亮淡然反问。
杨仪道:“这不像陛下能说出的话!”
诸葛亮缓缓站起,背着双手向外走到了庭院中,久久不语。
白水位于梓潼郡,和成都所在的蜀郡之间只隔了一个广汉郡,约有八百里的距离。按照驿递制度,若有紧急军报三日可至,寻常信件六日可至。
十日前,诸葛亮从白水传信给人在成都的留府长史蒋琬,想让蒋琬入宫觐见刘禅,就今年秋冬北伐之事询问一下刘禅的态度。
此事重要但并不紧急,也只是用着寻常信件的名义,六日方到。但按照蒋琬这般回信的速度,显然就是有意外了。
蒋琬在信中说,他入宫觐见陛下之后,大略说了此事。可陛下却与以前的态度并不相同,反过来问了两件事情。
第一件事情,陛下问这次北伐到底想打何处?蒋琬身为丞相长史,入宫奏对问及国家大事却语焉不详,连今年北伐具体要打哪里都说不出来,实非国家大臣应为。
第二件事情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