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章 收到回信 (2/3)
祁山张郃处和襄阳赵俨处,命他们随便派个人送往吴蜀。
送给成都刘禅之处的书信,字字皆是诛心之言。
信中大略意思是说,大魏继承汉统,汉帝人在山阳你们就为他发丧,已是丧尽天良之举。你爹刘备本就是篡逆之人,假借汉朝之名蛊惑益州生民,与大魏屡屡作对。而你刘禅如今连汉朝之名都不要了,竟然来捧孙权的场,将吴国与汉国等同,实在是给你父刘备丢人,干脆在成都自尽算了。
而送到武昌的信中,则是半点感情色彩都无。
在这封信中明白告知孙权,他的道路是自己选的,日后拉清单的时候莫要后悔,等待孙氏的只有与公孙渊一般族诛的下场,除此之外再无二话。
得了洛阳朝廷的命令,在太和五年、六年两年之间,孙权屡次遣人北上欲给洛阳曹睿送信,都陆续被边境军士所拒。
魏与吴这两年时间,已经彻底断绝了所有渠道的所有联系。
不可谓不坚决。
话说回来,上位者的不动声色或者发呆出神,在臣下的眼中,就是一种别具风度的洒脱之举了。
众人在码头上等了许久,孙权方才缓步走下,来到了吕岱的身前。
“臣吕岱恭迎陛下回都。”吕岱大礼参拜。
“吕公快快请起。”孙权在年长的吕岱面前也没端着架子,双手虚扶,将吕岱搀起:“吕公为朕镇守扬州已有数年之久了,劳苦功高。稍后与朕同车而行,一同入宫。”
“臣岂敢与陛下同乘?此非臣下之道。”吕岱坚持拒绝。
孙权倒也不恼,笑道:“那吕公随朕一同骑马入城可好?若再拒绝,朕可要不悦了。”
吕岱只好应下。
在紧接着又接受了扬州官员的朝拜之后,孙权与吕岱一同返城。
叙谈了几句琐事之后,孙权开口问道:
“朕年初让吕公给寿春陈长文去信贺岁,不知是否收到回信了?”
吕岱原本平缓的神情转为凝重,坐在马上拱手答道:“好让陛下知道,陈长文已经给臣回信了,这是近两年来魏国第一次回信。而信中所说的内容,臣属实为之感到担忧。”
孙权没有多说,而是意味深长的叹了一声,而后又将目光朝着道路两边严阵以待、持戟肃立着的甲士们看去。
这些士卒们为了迎接皇帝到来,早就饱食了数日、换上了新军装和擦洗过的铠甲,尽皆目不斜视、一副精锐威武的样子,只为在孙权经过之时能留下一二分的好印象。
可士卒们又如何能知晓孙权心中的忧虑与焦躁呢?
皇帝不是那么好当的!尤其是国小民狭、凭借山河之险偏安一方的皇帝,就更加难当了!
“信使是昨日才到建业的,臣知道今天陛下御驾今日将至,故而没有连夜派人去寻陛下禀明。”吕岱小心说道:“陈长文信中只说了两件事,其一是向大吴索取贡献,还妄言要臣将前几年的贡赋也一并补上……”
“此人失心疯了。”孙权冷哼一声,已经冷起的眼神之中闪过一抹凶光。
“其二,陈长文说那魏帝曹睿从洛阳来了寿春过年,说是寿春士民上下一片欢腾,庆贺寿春替了谯县,成了魏国五都之一。”
&n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