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4章 朕即国家 (3/4)
倚在榻上、神情淡定的看向在场的众人。
曹睿道:“朕在陈仓生了这一场病,根据太医所说,实乃思虑过重。朕自己思略一番,的确如此。”
“朕去年十二月从洛阳出发,到现在已经半年多了。军略、政事、国事,事事都要想、事事都要关心。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问题,可是内里却已经有些虚弱了。”
曹真拱手说道:“陛下,是臣等无能,不能为陛下分忧。还请陛下治臣之罪。”
这个调门起的就有些高了。
随着曹真话说出口,帐内其余臣子们也都拱手称罪。
曹睿看了看众人,轻笑一声:“哪有那么多的罪!以朕来看,朕病的这段时间,诸卿不是想的都很周道吗?”
“今日在朕身前之人,每个都是忠臣、每个都有功!”
曹睿看了眼曹真:“尤其是大将军,更是承担起了柱国之任。朕心甚慰!”
“刘中书何在?”
刘放向前半步,拱手应道:“回陛下,臣在!”
曹睿道:“以大将军近日之功,恩荫其长子曹爽为亭侯!待回京后,从洛阳二十四亭内,选一佳亭封给昭伯!”
这样就封侯了?不过几日而已!
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曹真身上,曹真在惊讶之余,内心悬着的石头也终于落了地。
加封其子,这是确定无疑的褒奖!更别说拿洛阳的亭封给曹爽,这更是一种难得的荣耀。
几乎和封在原籍能有一比!
曹真当即在帐中下拜跪倒:“臣微末之功,如何能担得起陛下如此重赏?还望陛下勿要这般赏赐昭伯了。”
“无妨。”曹睿淡淡说道:“朕说可以赏,那就是可以赏。大将军不欲昭伯封侯吗?”
曹真没有办法:“臣替昭伯谢过陛下隆恩!”
曹睿露出了一丝笑容,待曹真起身后,从容说道:“今日帐中之人,朕皆要赏赐!待回到洛阳之后,朕在叙功时会为诸卿再行加上!”
有了皇帝的这番话,众人齐齐下拜称谢。
片刻之后,曹睿看向众人,接着说道:“杨阜何在?”
“臣在!”杨阜应道。
曹睿说道:“杨卿随朕一同回京,调任光禄勋。原光禄勋和洽转任雍州刺史。”
又是一则重磅的消息,甚至比方才曹真的赏赐还要重一些。
曹爽乃是曹氏宗亲,又是大将军曹真的嫡长子,如何不得封侯呢?不过是或早或晚的事情罢了。
而杨阜如何从雍州刺史、就这样直接入京转为九卿了?
就因为他在陛下病时,在帐外欲要自戕的政治表演?
司马懿瞥了眼杨阜,对这个被皇帝从城门校尉的位置上拔擢、还不到两年的人,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忌惮。
此人为何能如此投机所好?而且以陛下之智谋,竟如此就信了?还赐给杨阜如此美职?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