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2章 深仇大恨 (4/5)
/> “若无大汉大败曹魏精锐,夺得关中,挫魏锐气,吴侯这一次可还会兵临西城?”
邓芝本想问“真敢兵临西城”,但还是选择了委婉些许的说辞。
孙权拂袖而起,扭身斜睨道:
“好了伯苗,不必再多言了。
“你且回禀汉主,我大吴此番对西城同样志在必得,势在必取。
“至于汉所忧者,孤有一策。
“吴若取得西城,汉可遣兵助吴并夺房陵、上庸二郡,再与大吴会师于襄樊脚下,绝曹魏于汉水以北,并力攻取襄樊。
“一旦大吴夺得襄阳,则东三郡让与蜀汉亦属应当。
“如是,则汉中腹心之地再无忧虑。
“汉吴各有所得,曹魏势衰。
“这才是真正能使两国永结盟,勠力诛曹之良策。”
邓芝闻此微微一滞。
假如东三郡归汉,襄阳归吴,汉吴二国全都可以直接威胁南阳。
一旦丧失襄阳,南阳无险可守。
合汉吴二国之力,蚕食南阳着实不难。
所以,曹魏势必要遣重兵把守南阳。
局势如此发展,则潼关、河东方向的魏军必将势薄。
曹魏的末日,真就可以预见了。
一念至此,邓芝忽然又皱眉头。
须得吴国夺得襄阳,才会将东三郡让大汉。
夺襄阳不下呢?那大汉不是就白白为吴国夺东三郡出力?
万一夺下襄阳后吴国反水,直接将大汉并攻襄樊的兵马吞并,然后沿着东三郡直取汉中呢?
益州有粮无军。
关中有军无粮。
大汉将岌岌可危。
邓芝从不耽以最大的恶意揣度吴国。
孙权拂袖离席而去,没有与邓芝再多商谈之意。
下楼船之后,浮舟往汉水以北,进入樊城地界,陆逊、徐盛、潘璋所属的军营。
孙权面色不悦地将今日邓芝所言与陆逊及诸将一一道来,最后与潘璋道:
“文珪,如今诸葛子瑜、步子山已围城三十余日,再有六十日,那申仪便要降吴。
“你再统水师五千溯汉水而上,截住汉水,不许放任何一个蜀军进入西城地界。”
潘璋与徐盛相觑,而后问:
“至尊,倘若蜀军从上游绕过汉水呢?倘若蜀军背盟败约,率先与我大吴挑战呢?”
孙权冷哼一声:
“若真如此,那便与蜀一战又能如何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