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9章 汉相 (4/6)
安定羌狄都远远不如。
丞相谈笑之间,与诸世族大宗的族长族老一并入城。
雍容风雅地与他们交谈少顷,最后以关中多务向众人辞行。
又命府僚掾属好生招待,不得怠慢,筵席则仍旧安排在两日之后。
诸世族大宗无不从命。
关中新复,大汉丞相日理万机。
恐怕每一刻钟都有自己的安排。
他们提前来到长安,本就是不速之客,汉相没有让他们坐冷板凳就很不错了。
两日过去。
诸世宗大族尽赴相府之筵。
与许多人想象的不同,大汉的丞相并没有以夏侯楙曾经的奢华府邸作为自己的相府。
所谓的相府,就在长安城东,距军营最近的清明门附近,是一座不大不小的院落。
布置简洁大气,庄重而不奢华。
到了会客正堂,座席的安排也没有刻意抬高或矮化哪个宾客之意。
众人欣然入座,寒暄交谈。
不多时,汉相着一身整洁朴素的常服,踩着沉稳的步伐,自堂外从容走入堂中。
已入席的众人尽皆离席相迎,一一对着汉相行礼。
丞相雍容大方一一还礼,既不失威严,又显谦和。
“诸公其请入座。
“关中新复,国家多事。
“亮以弱材,忝居相位。
“不得不晨昏趋事,朝夕奔走,竭股肱之力,才能勉强不负先帝陛下托付,为国家处理好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事务。
“劳诸公久候两日,实非得已,望诸公海涵一二。”
受邀赴筵的世族大宗族老族长,俱是五十岁以上的老者了,“公”之称谓非三公专属,乃是对德望长者的尊称,在座族老无有官身,唯凭其年齿德行,丞相谦辞敬称一番,也算是给足了他们面子。
坐于上首的曹魏降人,大书法家韦诞当即站起身来,有些没有节操地接住了丞相的话头:
“丞相这是哪里的话。
“凭益州一州之地,百万之民,抗击曹魏九州之土,千万之众,非有经天纬地之才不能为。
“至于统率三军,挥师北伐,协天子克复关中,还于旧都,非有包举宇内之略不能成。
“真可谓允文允武,出将入相,纵前汉萧张不能过也。
“而关中新复,国事纷繁,丞相日理万机,犹拨冗设宴,于我等已是莫大恩荣。
“且筵席本就设在今日,我等提前来到长安,本就叨扰唐突,何敢谈什么海涵?”
见韦诞一个曹魏二千石都这么没有节操,其他在曹魏没有官身的关中世族大宗族老就更加无所顾忌,紧跟其后对丞相说起了类似的奉承话。
&nb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