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八章 再见年华(1) (12/15)
; 驶近石河大学中区的时候,看到王文彬所说的校园围墙,我不免感叹一句:“还真有围墙了!石大再也不是当年的石大了,可惜啊……”
王文彬也跟着附和一句:“人终究是会变的,何况大学呢。”
快到中区南门的时候,迎面看到一座连通南区和中区的天桥,横亘在马路中央,上面有稀疏的几个学生模样的行人。出于学生安全考虑,如今南区和中区、中区和北区之间各有了一座天桥,这样大大减少了学生横穿马路出事的概率,也让学校背负的压力减轻了不少。
当初学校领导打算建天桥的时候,反对的声音还不小,有说浪费钱,有说以前学生从没出过事,建天桥没必要,有说影响美观的……拖了1年,差点不了了之。后来,一个大一女孩从中区穿马路回南区,被一个摩托车迎面撞上,导致小腿骨折,住院半年才康复;还有一个男生,因横穿南区和北区之间的马路,被一辆小轿车蹭倒,幸好只是皮外伤。有此两个事故先例,校长终于拍板,决定开建天桥。于是接下来的半年,两座天桥迅速矗立起来。
至于校园围墙,开建的时间要早于天桥,反对的声音也最小。一方面是因为学校老丢东西,一方面不少学生投诉某些室外场地总被校外的人员侵占,更有学生反映晚自习后,常有校外的陌生人员尾随,觉得不安全。此外,有了围墙,学生便只能从仅有的几个大门出入,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穿行马路出事的概率。基于以上综合因素考虑,围墙很快便建了起来。
车来到正门时,我们被学校的保安拦下。
“你们是做什么的?有预约吗?”一个穿保安制服的年轻人,表情严肃地拦下我们。
“我们是06届的校友,这次是来回访母校的。倒没跟学校预约,不过昨天跟高教学院的卢伟斌卢老师打过招呼了。”王文彬从车窗伸出头,笑呵呵地答道。
保安的工作虽然基础,但这个时候,该赔笑脸还得赔笑脸,因为再小的权力,也有发挥大作用的时候。
“抱歉,我这里没有登记。麻烦你打电话,让人出来接一下吧。”保安丝毫不让步。
王文彬只好拿起手机给卢老师打电话,结果无人接听;再打过去,依旧如此。王文彬不免有些焦急了。
“这样,你让我们先进去停下车,待会我让卢老师再给你补个登记,行不行?”王文彬用商量的口吻说道。
“那不行,学校有规定,没有预约登记,一律不让进!”保安始终阴着脸,一点情面不给。
因为堵着门口,保安不让进,后面的其他车辆没法挪动,便一个劲地按喇叭催促。
“你把车开到边上去,让后面的车先进来。”保安指挥着王文彬,让他让出一条路,让后面的车辆通过。
“他妈的!之前来过几次都不拦,不知道这次咋了,死活不让进,我也是服了!”停好车,王文彬叹口气。
“再等等卢老师回电话吧,已经到门口了,也不差这几分钟。”我安慰说。
王文彬只好熄了火,下车去跟同行的两车人沟通。经王文彬一解释,大家都表示理解。接着,便三三两两地从车上下来,伸个懒腰。老王点上一支烟,慢悠悠地抽着,一边跟其他人闲聊,一边翻出手机聊微信。
3分钟后,卢老师的电话打回来了。王文彬赶紧跟卢老师说明情况,挂断电话,紧锁的眉头才舒展开来。
又过了5分钟,卢老师的身影便由远及近的出现了。卢老师的样貌基本没变,但头发明显白了不少,身体更显消瘦。见卢老师来了,王文彬远远地跟卢老师打招呼,卢老师也微笑着跟大家招手。
&nb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