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十六章 实习时光 (9/14)

;有时候去郊区,偶尔也会跑一下市辖的某某兵团。因为许老师没车,去远的地方采访多少有点辛苦,骑车、挤公交,更多时候是走路,打车时候都很少。交通实在不便的时候,才偶尔借一下同事的车开。

    采访内容五花八门,拾金不昧的公交车司机、市劳工局开会、燃气公司收费不合理问题、邻里纠纷、子女遗产不均等等,可以说凡是社会新闻相关的,都跟许老师有关。

    作为实习生,我起初只是作为采访“备份”,后来也渐渐承担了一部分记笔记和拍照的工作,甚至回到学校后,许老师还让我单独写采访稿。每次我都认真写了,但许老师从来不用,见刊的报道,几乎没有一个字是我写的,这让我很有挫败感。不过,作者栏里,有“实习生:苏阳”几个字,倒让我有一些心理安慰——毕竟,自己确实付出了劳动,虽然成果里没有任何体现。

    做记者难免遇到采访受挫,处处被黑脸的状况。有一次,遇到一个中年妇女各种不配合,甚至破口大骂,虽然没有针对我,而是针对许老师,但仍旧使我备受打击,且气愤不已。然而作为当事人,许老师却跟没事人一样,脸上毫无波澜,继续深入且耐心地和中年妇女沟通。

    许老师说,这种情况,他经历多了,也早习惯了。不过有时候,他也免不了要发发牢骚,私底下发泄一下。毕竟,是人都难免有情绪,能做到当时不发火,许老师内心已经很强大了。

    相较于打击,我对“被当作座上宾”更加向往,虽然这样的次数不多,但足以让我对记者行业产生无限美好的憧憬。

    记得有一次,市劳动局开会,局长亲自招待我们,并让我们坐在第一排位置,且好吃好喝的招待。怕我们写稿不方便,会后还主动把演讲稿给到我们,送开车送我们回报社。

    只是,这样的案例实在不多,以致随着采访越来越密集,对正常休息时间的叨扰越来越深,加之采访中的各种糟心事,导致我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丝厌烦和退缩情绪。加之,跟许老师接触久了,他对报社领导的不满情绪,也多少会对我产生一些影响,以致使我对做一名报社记者产生了失望。

    记得有几次,许老师交上去稿子,因为可能涉及广告客户的负面,报社领导怕对下个季度的广告收入产生影响,故而反复打回来让修改。后来许老师即便按要求修改了,报社领导仍旧迟迟不同意刊发,一直压着。压着压着,新闻时效性过了,舆论的声音淡了,见刊也便没意义了。

    还有一些情况,也令许老师倍感无奈和愤慨。比如有次,许老师按照领导的要求做了采访,并且写了一篇很能引发讨论的深度稿,编辑部主任也赞赏有加,可临见刊的节骨眼,却悄悄地掉了包,换成了其他同事的文章。经打听才知道,原来文章中涉及的某企业主动找到报社,以连续投放1年整版广告的方式,换得了撤稿。

    许老师在报社工作6年,很理解报社的难处,也知道有营收,才能支撑报社活下去,才能支持他们记者做各种采访活动。但从良心上讲,许老师有时候也很难过自己这一关。

    许老师不是没想过离职,可换到另一家报社,又有什么分别呢?何况许老师对记者行业如此热爱,又舍不得转行到一个陌生的行业得过且过。

    而对我来说,报社实习到底不同于在校报记者团。校报记者团不需要考虑营收和养人的问题,学校有财政作支持,但报社往往需要自力更生,需要商业化,不可能完全理想主义。有时候,委曲求全和忍辱负重,便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。

    作为一个即将毕业,涉世未深的大学生,我对“理想主义”抱有一种赤诚的向往,容不得违心的工作和生活。而很多时候,“理想主义”既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,同时也是容易灼伤自己的烈焰。

    因为抱有对报社工作的美好幻想,导致我很难接受如今这样的报社工作,更对记者这个行业产生了偏见。以致三周过后,开始对报社实习兴趣寡然了。

    最后一次采访任务,是去一家养老院。当时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侧妃进门我让位,死遁了你疯什么 快穿之炮灰的穿越之旅 书籍1410048 末世直播救母,前夫哥追悔莫及 教授,上缴工资卡吧 伽蓝旧梦 烬夏 cos真人我成了忍界魅魔 战锤:恐虐是我的神选 初唐鸡飞狗跳日常(基建)
相关推荐:
侧妃进门我让位,死遁了你疯什么 快穿之炮灰的穿越之旅 教授,上缴工资卡吧 伽蓝旧梦 烬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