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章 实习时光 (5/14)
人穿行。每张桌子上都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类文件、报纸、台式电话、电脑、水杯、茶具、相框等杂物,满满当当,却也各有特色。桌子的左上角都有名签,对应着每位桌子的主人。
走到一进门的那张写有“张玲玲”名字的桌子前,见一个30岁上下,短发、带着近视镜,画着淡淡口红、身材瘦消的女人正在收拾桌子,我便礼貌地轻声问道:“请问,许松涛许老师坐哪边?”
“许松涛,有人找你!”女人停下手中的报纸,抬头看我一眼,然后便扭过身,扯着嗓子朝后面喊,并指给我看,“许松涛坐那里。”
“谁找我?”我循声望去,却只闻其声,不见其人。稍倾,方见一个身影仰靠在坐凳上,凳子的滑轮载着他,从工位处外移出半个身子来。
我赶忙疾步走过去。
许松涛比我想象的要矮一些,大约只有1米73。他上身穿着带领的白色长袖T恤,领口的边缘有些泛黄,也许是刚手洗过的缘故,衣服上有不少褶皱。下身穿一条宽松的浅蓝色牛仔裤,也许是洗得次数太多,褪色很明显。脚上是一双普通的棕色旅游鞋,久穿的缘故,鞋底边缘有些磨损。他的头发黑而浓密,散乱地盖在头顶,也许是疏于打理,有一撮高高翘起;脸上有点油光,一圈胡子若隐若现。
“许老师您好,我是李明哲的同学,我叫苏阳。”走近了我才发现许老师有点面熟,好像在哪见过,却一时想不起来。
“噢,你就是苏阳啊!你好!”许老师微笑着和我握手。
“听李明哲说,你也在校报当过记者。”见我点点头,他接着说道,“基础的东西,你应该都知道,我就不重复了。我是跑社会新闻口的,这块对时效性要求比较高,要出稿快,并且也需要有新闻敏感性,需要勤跑多动。这个,你应该没问题吧。”
“没问题,没问题。”我继续点头。
“你拍照咋样?”
“还行。”
“我们对拍照要求很高,很多时候,一张照片比一大段文字更有冲击力和说服力。”
“嗯,这个我知道,听师兄说,您拍照很厉害,还拿过奖,得多向您学习!”人们都爱听拍马屁的话,许老师也不例外,何况我说的也是实情。
“哪里,哪里。”许老师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。
“这样吧,你今天跟我跑跑新闻,10点左右,我们去高速收费站做下采访。”
“好的,没问题!”没想到刚到实习地点,就要去参加实战,我不免有些紧张。不过,使我稍感安慰的是,入职竟然如此简单!自己准备的各种材料以及应对话术,全没了用武之地。
“你还没吃早饭吧?”见我手里提着包子和一杯豆浆,许老师关切地问道。
“没呢,来得匆忙。”我抱歉说。
“那赶紧吃饭吧,别凉了。来,我带你去茶水间,那里方便。”说着,许老师放下手中的茶杯,起身带我出了编辑部。向右走3米,便来到一个开放的茶水间。那里有饮水机、微波炉,还有一张靠墙的大桌子,桌子下面有5-6把椅子。此时茶水间没人。
“你就坐这里吃吧。吃完过去找我,我给你简单说下今天的采访内容。”
谢过许老师,待他回编辑部后,我便赶忙打开装包子的食品袋,见包子还有一丝热气,便赶忙就着有些温吞的豆浆,狼吞虎咽地吃起来。
担心许老师等急了,不到5分钟,我就把5个包子连同豆浆一起囫囵吞枣地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