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章 那些遗憾 (3/12)
人了。虽然嘴上说无所谓,但他心里很有几分不舍,偶尔还会去领养的人家看望一下妙妙。后面有一次,妙妙偷偷从门缝溜出去,之后再也没回来。此后李叔便在无限的遗憾中,彻底断了念想。
每次去李叔家,总不免要炒菜做饭,次数多了,李叔便也教我学做各种炒菜——倒不是因为李叔懒,而是他希望我能自己照顾自己,将来毕业一个人住的时候,不至于饿肚子;假如有了女朋友,也算是一门哄女孩子的手艺。
实际上,毕业后我确实因李叔的举动,而受益良多。能做饭让我的生活,少了一些“今天吃什么”的忧虑,多了一丝自给自足的笃定。
9月中旬一到,便迎来为期三天的中秋节。学校无事可做,应李叔邀请,我陪他一同去了沙湾县一个朋友家,之后再去南山风景区游玩——上次没去成,这次总不至于食言了。
去之前,我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,畅想着这会是一段愉快又难忘的旅程。结果,这趟旅行,却成了我心里久久的痛。
李叔朋友家位于沙湾县下辖的一个十分偏僻的村落,屋少人稀,异常安静、祥和。村里没有公路,而是很古旧的坑坑洼洼的土路,房子多是土砖砌就,原始又落后。
进村时,我看到土路边一只黑白相间的小奶牛,正在路边的荒地上,悠闲地吃草,它的尾巴飘来荡去,驱赶着成群围观的苍蝇和蚊虫。土路中央有几坨牛粪,因无人清理,在烈日的蒸腾下,撒发出一阵恶臭;牛粪周围还有密密麻麻尚未变干硬的羊粪蛋。四周的原野绿草茂盛,而去年干枯的草做了绿色的陪衬,到处散发着一股乡野气息。
李叔说,这是151团四连毛辛村。
我们落脚的人家是李叔一个姓陈的朋友。他家的院落不大,门朝西开,院子里几无杂草——院子里有新近清理过的痕迹,远离屋门及靠近墙角的地方有些微青草残痕。院子靠东隔一道竹篱笆,左右分开。左边豢养着几只灰色鸭子,嘎嘎的叫着;右边则养着几只花色草鸡,正自在的觅食。
两间泥砖平房,位于整个院落北侧,门窗向阳,外面除了土泥涂抹的痕迹,没有什么突出装饰——在这个不大的村落里,属于极为普通的一户人家。
陈见我和李叔进入院落,便笑着迎进屋。
屋内的景象,使我吃惊不少:墙壁白白净净,家具陈列整齐,沙发、电视、衣柜等一应俱全,地面上铺着白色的瓷砖,在光线的反射下,闪着亮光。
见有两个陌生人进来,一个小男孩抬头看一眼,便继续自顾自地坐在沙发上玩玩具车。小男孩脸很瘦,但肌肤红润,尤其一对大眼睛,澄澈透亮,眼睫毛很长,稚气中透着几分秀气。
“小伟,你看谁来了?”陈对小男孩说。
“还记得我吗?”李叔俯下身,和小家伙打招呼,结果小伟并不搭理,只顾自己玩。
小伟今年5岁,理应上幼儿园。然而,村里教育条件落后,没有幼儿园,只能等他再长一岁,直接去上村里的小学。小伟是独生子,没有兄弟姐妹可以一起玩,但同村一起玩的小朋友倒有几个。
村里的娱乐少,除了偶尔找小朋友玩,小伟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家里,要么看动画片,要么自顾自地摆弄父母给买的塑料飞机、小汽车、玩具枪等各种廉价玩具。
“你以前还经常去我家玩呢,几次都赖着不走,你忘啦?”李叔想引导他,激发他的回忆。
然后小家伙并不买账,继续装聋作哑,沉浸在玩具车的世界里。
“小孩子容易健忘,尤其是这个年龄段。”小伟爸爸赶忙替儿子打圆场。
“没事,多相处相处,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