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5章 算计 (3/7)
;银行以“关联集团资金流向待厘清”为由,暂停了腾曜一条关键授信。那条授信原本是用来支付春节档之后几部剧的尾款和宣传费用。
没了这笔钱,后面的排片、发稿、通告全部被连锁拖延。
几家合作的艺人工作室嗅到了不对劲。
一些本就对腾曜心存芥蒂的经纪人,顺势开始往外放风:“资金有点紧”“结算不太顺畅”“账期一拖再拖”。
娱乐圈本就不缺流言。
加上早前几起艺人税务风波还未完全平息,舆论对“资本联合运作”的敏感度极高。
没几天,财经媒体就有人写了篇看似中立的分析稿,标题里点名了几个典型案例,腾曜文化赫然在列,被拿来作为“高杠杆文化投融资”的样本。
文章并没有实锤什么违法。
只是把公开资料里腾曜的股权结构、项目名单、资金往来一页页摊开,配上几句“业内人士指出风险不容忽视”。
对谨慎的广告主而言,这已经足够。
几家大品牌很快以“策略调整”为由,冻结了原本给腾曜投放的预算;一档本要合作的综艺临近开机,出品方临时把“主要资本方”那栏悄悄换成了另一个名字。
水一退,谁在裸泳,立刻清楚。
腾曜内部乱成一团。
财务每天在现金流表和银行对账单之间打转,试图从各个子项目里抽回一点钱止血;法务被迫对一摞摞合同进行紧急重谈,试着把违约责任压到最低;公关部门连夜出声明,强调公司“运营正常”“合作顺利”。
但资本市场向来只信一条线:
奇正的债券在二级市场上被悄悄打折,几家机构减持,价格跌破某条心理防线;腾曜的估值在未上市股权交易平台上被人压价,有人甚至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:“再等等,再等等,看是不是能捡到个烫手山芋。”
姜家内部随即开了几场密会。
姜老爷子年纪大了,听汇报的时候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白。
姜骐站在桌边,嘴里说着“市场情绪”“短期波动”“可以扛”,额角却不可避免地绷着青筋。
他不是没想到过奇正的账有一天会被翻。
但他以为自己有时间,至少还能多两三年,把一部分不体面的部分慢慢拆干净,再找机会把责任转移掉。
而不是在一年之内,被人从境外和境内两头同时拎住脖子。
更让人难堪的是——
这场危机,并没有爆出什么真正“违法犯罪”的大案。联合审查组极其克制,没有把任何一条资金流向直接定性为“洗钱”“非法集资”。
他们只是按规定,把所有不合规之处一一列出,要求限期整改,补缴税费,调整结构,停止与高风险对手方的合作。
但配套而来的,是一整套“监管措施”:奇正集团若要继续享受任何出口退税、境外投资便利和政策性融资,必须先完成整改并接受持续监督;姜骐个人则因为“在重大合规问题发生期间担任主要负责人”,被有关部门约谈、被记入内部风险名单,短期内不得再担任国企、金融机构等任何敏感岗位的董事监事。
纸面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