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章 晚槐(现实篇) (7/8)
nbsp; 她的表情安静,像一幅被岁月冲淡的画。
没有人注意到,车窗外同方向缓缓行驶着一辆黑色轿车。
隔着夜色与玻璃,里面的人看不清表情,只能看见她侧脸在流光中一明一暗。
那辆车始终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。
直到红灯亮起,公交车在路口缓缓停下。
她还在听,没察觉那道目光在寂静的夜里,停留了很久。
……
四月初,北京的风已经变得温软。
从南城一路往北,玉兰花谢了,槐花开得正好。空气里是潮润的香气,连长安街的石板都被暮色染出一层微光。
陆峥的航班在傍晚五点落地。
下飞机时天还亮,他接了个电话。
身边的秘书帮他接过外套,问他要不要先回家。
他说去建国饭店。
今夜有饭局,是母亲曲映真安排的。
说是饭局,其实是相亲。
女方出身检察系统,父亲曾任省检院副检察长,如今在中央政法单位任顾问。
陆峥与那位长辈同席过几次会,算是旧识。既然有往来,便不能失了礼数。
阮心悠看到陆峥的时候,他正坐在靠窗的位置。
窗外是北京四月的傍晚,天色微蓝,落日的余晖正从他肩头斜斜落下。
桌上摆着一杯茶,还冒着热气。
他穿着一身深灰西装,领口没有打领带,衬衫的第一颗扣子松开,姿态从容又疏冷。
手边摊着一份《法治日报》,那样的报纸,除了体制内的人,大概很少有人愿意细读。
从阮心悠的角度看过去,正好是他的侧脸,轮廓硬朗,眉骨分明,整个人静得近乎冷峻。
那种沉稳的气场,并不咄咄逼人,只让人心头莫名发紧。
原来一个人光是坐在那里,就能让空气生出分寸。
阮心悠吸了口气,才走过去,轻声开口:“陆主任,不好意思,让您久等了。”
陆峥放下报纸,抬眼的瞬间,那双眼睛如同经年沉水的黑曜石,平静又锐利。
“没关系,”他说,“坐吧。”
她在他对面落座,掌心微微出汗,掩饰似的抚了抚膝上的包。
服务员上茶。茶盖被掀开的那一刻,蒸汽氤氲在两人之间,散出一股淡淡的龙井香。
阮心悠不知道该先说什么,只能顺着视线落在桌上那份报纸的副刊上。
那一版是关于《法治与人文》的专栏,印着一行诗句。
她轻声念出来:“‘即使在黑暗的河底,也要让正义有一点微光。’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