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章 覆局 (1/9)
第二天早上,律所例会散得早。
上司姓江,叫她去办公室,说上面发来了结案备案表,需要她签字确认。
“程序件,”他淡淡说,“你看一下就好。”
文件装订得极厚,封页是标准的蓝条纹,公章新鲜,油墨还没干透。
她拆开。内容是案件事实、辩护意见汇总、案件移交附录。
她一页页翻,看到了自己那份辩护文稿,每个字都在。
逻辑、比喻、论证顺序,连她标注过的批注都完整保留。
她又从头翻了一遍,确认无误。
末页签名栏下空着,她取笔,签下自己的名字。
……
她没有立刻把那份“程序件”丢进抽屉。
签完字那天傍晚,她绕去市场口,买了一些水果跟补品。
门半掩着,屋里亮着一盏昏黄的节能灯,十五岁的女孩从作业本里抬头,怔了一下,赶紧起身:“顾姐姐。”
她叫周恬,字写得端正,握笔的虎口因为长期练字磨出淡淡的茧。
两人谁也没提庭上的事。
顾朝暄坐在凳子边,一边剥橘子一边听她念英语单词。
孩子的腔调还有点僵,遇到长单词就不自觉地停一下。
橘子瓣递过去,女孩小声说“谢谢”,嘴角那点拘谨的笑意。
或许是同病相怜。
她也失去过最爱她的人,也明白“保重”这两个字在某些时候比“加油”更诚恳。
临走前,她把一张便利贴塞在课本里,上面只写了一句:有事给我打电话。
时间像被无声的手推着向前滑。
三个月之后的一个晚上,风把窗纸吹得细细作响。
顾朝暄在出租屋的折叠桌前摊开卷宗。
手机屏幕扣着,偶尔亮起一次,都是无关紧要的群消息。
她把荧光笔停在“证据链补强”四个字上,指节微微发酸。
手机忽然振动。
来电显示是陌生号,归属地在杭州本地。她接起,对面是个年轻女声,语速乱得发抖:“顾姐姐吗?我是周恬的同学……她、她今晚跟我们去打工的地方,临时缺人,做服务员的。可刚刚有个客人、拉她进包间……我们、我们拉不动,经理也不管,我、我不知道怎么办……”
话音越说越碎,像被人追在身后。
有一种从胃底往上涌的不祥,冷得人牙根发颤。顾朝暄“嗯”了一声,压住嗓子里的干涩:“发我定位。你们别进门,站在走廊,等我。”
挂断后,她另一只手已经拨出报警电话。
“你好,XX路XX会所,未成年疑似被强行带入包间,请派人。”她把时间、地点、楼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