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九章 (2/4)
什么?莫不是禁足还管不住你,惹了人姑娘家不高兴?”
谢君乘嘿嘿一笑,凑到惠妃身旁,讨好似地说:“母妃怎么也不信我?我哪里心虚?”
“那你手里倒是消停下来啊。”惠妃没好气地看着他。
这回是真心虚了。
谢君乘又到惠妃面前坐下来,耐心道:“母妃,那春装我已经让人备下了,绰绰有余,母妃再送,她又不能进宫谢恩,心里过意不去。”
惠妃看得出这小子应该另有所想,不屑地嗤了一声,说:“这人能到你身边,也有我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的功劳,我可费心说了不少。你只管备你的,我送我的。这是长辈的爱护,与你何干?”
谢君乘不妨惠妃那“爱护”二字,怔怔地看着惠妃:“母妃,不介意她的过往?”
惠妃悠悠道:“我儿子愿意真心待她护她,这是你二人之间的事情,哪里有我介意的份?而且,我想到那孩子的过往……大概都没过好,听说在永州的时候险些没救回来,走到今日离了苦海很不容易。”
惠妃的顿了顿,又瞟了谢君乘还在专注又小心地听她说话的模样,心里更加了然,伸手敲了他的头:“你也许有你自己的想法,母妃不问这么多,也明白不了这么多。我只管一件事,人既然是你带回去的,你好好待人,区区几件衣裳你还要替她回绝了吗?平日知道疼人吗?”
谢君乘揉着头不敢吭声,晃了晃手里的小笛子,让青尧一概搬回去。
翌日,刘昆亲自清点移驾万寿台的一概事宜,刘毅一直跟在旁边,端茶递水伺候干爹的同时也仔细学着。刘毅肯学,忍耐力够,又耳聪目明,刘昆很看重这个儿子,事无巨细都尽可能带在身边教他。
刘毅伺候得尤其仔细,还因为干爹昨日又收到西北监军的私信,面上看着还是云淡风轻,实则仍让这封私信滋长了不安。
赵庆琅部署良久,果然一鼓作气打得北凉人溃不成军,当众斩杀将领,如今正深入腹部追击残余。军中有传言,北凉人已经派人商谈归降事宜。
大周久经北凉侵扰,黎宣坐镇西北时受各方掣肘,主战的想法一直得不到支持,只能长久处于你来我往的周旋中,也正因如此,北凉当年才有机会养精蓄锐,获悉黎宣死讯就立即席卷而来。
刘昆沉思半晌,叫刘毅来到跟前。
刘毅问:“干爹,要把这消息跟宁王透漏吗?”
“不,他踩着万寿台正是得意之际,等军报送回京城,他就想到咱们了。”刘昆拿帕子仔细擦着手,说:“只有在人前站好了,说的话才不会被踩在脚下。我找你来,是皇上有话要传。”
刘昆把帕子扔进水盆中,宫女退下之后,他勾了勾手指,让刘毅凑到跟前,低声耳语了几句。
刘毅几乎以为自己听岔了,惊慌地看了刘昆少顷,再听不到只言片语,低头答应时声音都在抖。
刘昆知道刘毅怕什么,不以为意地说:“我知道她不好相处,但这一回领的是皇命,料她不会如何,你只管把话带去就好。”
当晚,谢君乘知道来江澜领了荣和帝的旨意,把青尧叫过来,说:“明日不必随我去万寿台,替我走一个好地方。”
翌日天微亮,谢君乘已经预备好进宫。侯府门外停着宫里的马车和侍卫来接人,谢君乘在门前停下脚步,回头看向一脸不情不愿的青尧。
青尧以为事情有转机,双眼铮亮地凑上去,不料被谢君乘一瞪,只好低声道:“公子,我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