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八章 (4/4)
站回边上。
刘昆心里暗骂了一句“蠢货”。他日日服侍在侧,知道荣和帝这一下不过是气急攻心,并没有大碍,若是惊动太医过来,面前这么多人盯着,荣和帝定会觉得大失脸面。
今日要发作的事情本来就挨不着他。
赵启缓过来后,把折子扔到长案上,翻得七零八落。
“好一个三司会审啊。”赵启的目光压过空荡荡的两侧座位,在场皆是三品以上的官员,全都跪着一动不敢动,“三个刺客在就在京城重地逃了,大半个月时间过去,就查出一个‘遍寻无踪’、‘实证不足’?朕不知道巡防营失责吗?陈叶已经革职查办,还能弹劾什么花样出来?诸位的本事就只能到这了?”
荣和帝一口气发泄完,又咳起来。
刘昆唉声叹气,也随众臣跪着,举着一杯茶,低声道:“皇上息怒,龙体要紧。”
赵启任由众人跪了一会儿,直至温茶入喉,才哑声命人起身。
元铮和陆仪各有为难,到了此刻也不能相互推卸,只得不痛不痒地认错解释。
谢君乘漫不经心地说:“难为二位大人,审两个寒门出身的也一无所获,若此事还牵扯出朝中的哪一位,扯上千丝万缕的关系,岂不是更麻烦?皇上,此事既然让三司为难,不妨让别人试试。”
“侯爷有话直说,刺杀朝廷命官的大事,朝中还有谁能接手?”
“也不必全权接手,能问出东西不就好了?”谢君乘说:“昔日的锦衣卫还有尚在关押的,臣觉得,这不失为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。”
“荒唐,岂有让犯人去审犯人的道理?”工部尚书梁愈青起身道:“皇上,锦衣卫余部也在被调查,如此行事,只怕有损皇上和朝廷声誉。”
陆续有人附议,谴责励安侯行事鲁莽。
把那群急着趁机脱罪的疯狗放出来,只怕掘地三尺也要审出有用的东西来,到那时候,事情可就不止在刺杀案了。
赵启神色微变,连日来萦绕不去的念头再次横亘思绪。
这样的小事,李魏荣可从不会如此瞻前顾后。可众人的劝说也正中顾虑,若此时让他们戴罪立功,坏了明君声誉不止,来日想趁天下大赦再次将人起用,也落人口舌。
赵启盯了谢君乘半晌,才想起除了在关押待查的,还有一个人。
她甚至比牢里关着的那些还值得重用。
迷雾消散,赵启颔首道:“各位所言在理。此事……朕与内阁再议。”
他没有否定谢君乘和任何人的提议,只留了个悬而未决的态度。
本章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