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三章马作的卢飞快(六) (2/4)
:“某和诸位一样,也是贫苦人家出身,相州汤阴人,姓岳名飞。”
“打小穷得叮当响,租韩家几亩薄田糊口。偏我生来饭量大,一顿能干掉旁人好几个的,把我娘吓得直念佛,说我再长下去,缸底得天天见底,幸好力气也跟着长,就帮着家里租了更多田种,常替富户放牛、打短工,可吃的越多,家里就越穷。”
“十三岁那年,村头碾盘我一人掀得翻,把碾轱辘当铁环滚着玩,吓得先生说我‘力大如牛犊,日后得吃军粮’”
他自嘲地笑了笑,“去年河北大水,家里揭不开锅。没法子,我揣着三个麦饼投了军,跑到这河东平定军,当了骑兵效用士,混口饭吃。后来…侥幸被提了个偏校。”
他顿了顿,声音里带上了一丝罕见的、属于年轻人的赧然,“伙头军见我一人吃五个军汉的饭,还以为来了营贼,结果我把营门口石锁一手举过顶,他们才知道这饭钱不白花。说来惭愧,也就这一身力气,在军中总算…总算没白吃那么多饭。”
短暂的沉寂后,哄笑声猛地炸开!孙石头笑得差点从马上栽下去:“岳兄弟!怪不得你那么能打,原来都是吃出来的力气啊!你这力气何止没白吃!简直一头牛都不够你吃的!杀起敌人,一杆枪顶我们十条命!”
卢疯虎也拍着大腿粗声笑:“没错!下次打仗,岳兄弟你只管往前冲!我们跟你后头捡功劳就行!保管让你吃得饱饱的!”
紧绷的弦断了,连日血战的阴霾仿佛被这粗豪的笑骂驱散了些许。
笑声在寒冷的雪夜里回荡,虽然短暂,却像一簇微弱的火苗,在众人心头,顽强地跳跃着。
哨骑的马蹄声带着寒气撞进队伍时,岳飞正勒马在一处背风的山坳里给伤兵裹紧布条。
王三从马上滚下来,雪沫子顺着甲缝往肉里钻:“岳头儿,榆次官道上全是金狗的马蹄印,城头上飘着他们的狼旗,县城怕是没了。”
众人皱眉望向东北方,那里的天际线被硝烟染成灰紫色。
来时榆次城头还飘着大宋的旗,不过三天,竟已陷落。
他掂了掂手里的铁枪,枪杆上的冰碴簌簌往下掉:“回平定军的道被堵死了,要么闯过去,要么往南走。”
“闯不得!”陈老栓开口,他扶着马鞍直起身,“东边关隘多,金狗只要守住要道,咱们就是瓮里的鳖。不如往南去,沿着汾河南下。”
众人一商量纷纷觉得可行,于是转道南下,他们一路上以哨骑在外围探查,一旦发现金人的动向立刻避开。
彼时,清源县凭借丰富的水利资源,农业颇为兴盛,葡萄种植更是远近闻名。汾河从其境内蜿蜒而过,滋养着这片土地。河面上商船往来,运载着粮食、丝绸等物资,运往各地。
队伍刚拐进清源县地界,就见官道旁的村落成了焦土,残破尸体倒在道路上,许多村庄都被洗劫过了。
躲在荒僻处的村民哭着说,县城前天被攻破,金狗抢了两天,现在正往交城去。
众人绕着县城外郭走,村庄里葡萄沟的枯藤在风中抖落雪沫,摸着藤上的老茧,听见县城方向传来马蹄声,赶紧钻进藤架深处。
过了清源,交城县的山影在雪雾里越来越近,此地设大通监(官营)工匠达二千户,宋仁宗宝元二年(1039年),大通监改隶太原府。
交城大通铁冶监为全国四大铁监之一,是名副其实的冶铁中心,为大宋提供了重要的铁器资源。
卦山天宁寺的钟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