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.将百姓们的衣食住行都焕然一新 (2/3)
修路,巩固城墙;武器研新,保家卫国。
马蓁蓁这几年的举动,已经将整个应天城百姓们的衣食住行都变的焕然一新。
再加上朱元璋的接连胜仗,如今应天的百姓走在街上,精气神都好了许多。
这一年,元朝内部动荡,无暇来管朱元璋;
张士诚裹足不前,只顾在自己封地吃喝玩乐,越发没了和朱元璋一争天下的气势。
如此环境,让朱元璋加快了收拾陈友谅遗留的脚步。
同时,他也没忘记收拾张士诚,从四月开始,徐达便又开始进攻庐州,到七月时,终于将庐州拿下。
是年,朱元璋陆续攻克两湖、江西原陈友谅所属地。
第二年二月,张士诚将李伯升以二十万人反攻诸暨,李文忠大破之。
十月,朱元璋命徐达、常遇春攻取长江以北张士诚辖区,闰十月,取泰州;十一月,围高邮。
等到1365年结束的时候,张士诚已经被朱元璋赶出了长江以北。
东吴龟缩在江杭一带,但张士诚却像是依旧没看明白自己的处境,甚至还想占据着半壁江南,与朱元璋分江而治。
朱元璋岂能容他?
大地主吃掉小地主,获取更多的土地,自古以来都是这般。
朱元璋也直接用实际行动告诉张士诚,这天下,只能有一个地主存在,而且这地主还不是你张士诚。
*
朱元璋在前面打仗,马蓁蓁便勤勤恳恳跟在后面做后勤。
什么,打下庐州了?
马蓁蓁马上派一队人去把庐州城墙加高一丈,再用水泥浇灌加固。
然后便是应天到庐州的水泥路,款宽宽敞敞的修起来!
每朱元璋打下一座城,马蓁蓁的人肯定很快就到。
收拾城中道路,建立公厕,推广堆肥之法,修筑城墙,链接与应天的马路……
朱元璋觉得,自己手下那么些兵将,甚至都不如马蓁蓁的施工队管理城镇的好使。
而不过两年时间,职业技术学校便毕业了一批人才。
这些人在学校里学的便都是真本领,一出校门就投入到各处岗位,干的那叫一个风生水起,便也为学校做了一波宣传。
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,甚至包括马蓁蓁的几个兄弟。
朱标不必说,如今刚十岁的他,已经成了众人赞扬的君子,也将吴王世子之位牢牢坐住。
朱元璋有时候领兵出征,朱标便能坐镇应天,在宋濂等人的协助下竟也能慢慢适应下来。
这其中,自然有马氏和朱小二的功劳。
如今朱小二瞧着比他大哥还要高一些,一手弓箭几乎百发百中。
他当年开始炼体是为了学习火铳,可如今却又觉得,一把弓便已经足够。
&n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