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9.历史上的鄱阳湖大战(2) (2/3)
/>
这场战役,并不是说谁是对的,谁是错的,谁是好的,谁是坏的。
成王败寇,这是真正的以命相搏。
所以,朱元璋看重,却又不许马氏跟着。
他留下了两万人在应天,将其管理权全权交给马氏,甚至安排好了逃出应天的道路。
甚至,他还写好了一封册立朱标为世子的信,想着若他真有个什么不好的结局,那便将一切都交给他们的长子。
如此种种,马氏怎么可能睡得着!
马蓁蓁心疼她娘,每日早来晚走,变着花样哄她娘开心。
也只有趁着她娘睡着,再将历史上的鄱阳湖大战写一写。
*
战船上的朱元璋,还未行至鄱阳湖,便已经知道了不少信息。
【七月二十一,鄱阳湖战役正式开始。】
【而这个时候,朱元璋和他的士兵才惊觉,相比较陈友谅的军舰,他们的小船,实在是太小了。】
【是时,陈友谅的巨舰,最大的长十五丈,高三丈,宽两丈,上下三层,每层均可跑马。】
【“首尾不相望,仰不能攻。”】
【这是当时朱元璋的直观感受。】
【反观朱元璋的战舰,还是三年前,龙湾之战中,缴获的陈友谅的船只,以及若干渔船。】
【彼此船只差距过大,只看一眼,便让觉得这仗没法打了。】
【那个时候,为了对付陈友谅的大船,朱元璋的手下还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武器。】
【一个大圆桶,里面装满火药,悬挂在桅杆上,靠近陈友谅大船时便点燃这火药桶,直接扔在对方船上。】
【因为一旦粘上,这船便定会爆炸燃烧,因此当时,这个武器有个名字,叫“没奈何”。】
“简易炸药桶。”朱元璋下了个评价。
不过现在他有更复杂威力更大的炸药桶了,便不需要这个什么“没奈何”。
【千方百计的,朱元璋终于找出他所能想到的,唯一的破敌的方法。】
【“不利进退,可破也。”】
【陈友谅的船只太大,并不如何灵活,不方便前进后退,而自己的船虽然小,却可以灵活穿梭期间,便可以击败敌人。】
“呵呵,自我安慰。”朱元璋如此评论道。
他如今每日按时听着天启,越发觉得像是在听一个说书故事。
跌宕起伏,还挺有趣。
至于现实?
那就等到了鄱阳湖,表演给大家看吧。
【朱元璋虽然找到了办法,却缺少一个执行的人。】
【谁敢为先锋?】
&nbs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