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九百四十二章 静 (2/5)

  不是150年。

    而是1000年,1500年,以及更久。

    他们手上有确凿无疑的关于画家的史料记载,有后人观看作品时的心得,甚至连有些作品画上提诗都能在文献里找到抄录。

    唯独没有作品本身。

    或许在某个私人收藏家的手里等待着重现世界的那天,或许安详的沉眠在地下的某处,亦或许更糟糕的可能,它已经被漫长的历史长河所吞没。曹轩拉着他的手,两个人试图在史料的长河中捕捉出一两丝倒影。

    曹轩不要求顾为经画画,却自己开始画画。

    没有作品,他就对着文献临摹。

    他以一种后人畅想的身份,为顾为经展现在曹轩的审美视角下,画家的作品应该是呈现出什么模样。

    什么是“点刷精研,意存形似。”

    什么是“清源寺里见辋川。”

    张彦远在为画家们评定上中下各品的时候,是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的?什么才应该叫做“笔画不周密而意境周密。”

    还有穿插着一些很有趣的小课题。

    人们都说书画同体,为什么张彦远说王羲之书既为从古至今之冠冕,丹青亦妙。但实际上在他的评定体系里,王羲之的书法是天下第一,而“亦妙”的丹青只得了一个“中品下等”这样的评语呢?

    王献之呢?

    据说也画画很好,大名鼎鼎鼎的桓温就曾请他为自己作画。

    张彦远说王羲之的绘画水平是“丹青亦妙”,王献之的绘画水平则是“丹青亦工”,可和父亲一样,王献之也就只得了一个“中品下”的评语。

    这和当时的审美风尚有关系么?

    在第一个学期之后,转年过来,到了这个学期。

    曹轩终于开始让顾为经拿起画笔,每堂私人授课之后,开始给顾为经布置固定的课后作业。

    依旧不是画画。

    而是练字。

    书画同体,老太爷认为汉字书法是整个东方艺术审美体系里非常独到的宝藏。

    字如其人。

    练字练的不光是字,还是抽象到最精简的线条与构图,磨练的是一种审美意趣。

    书法,书法,它本就是一种法度。

    教室里。

    曹轩笔走龙蛇,在空白的宣纸上写了一个大字。

    “差不多到下课时间了。”

    老太爷把笔放在桌案上,问了一个问题:“为经,我们已经上了整整一年的课了,这一学期,每一堂课后,画的画也好,写的字也好。我从来都没有允许你带走过,你知道这是为什么么?”

    “老师您已经宣布封笔了。”

    顾为经看着眼前的字迹,回答道。

    曹轩不允许他把作品从这间教室里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聚精汇神 星际:被迫继承疗养院的餐厅 假冒贵族后我成神了 地海燃灯 重生75:从火车乘警到京圈大佬 修为全废后,满宗魔女蠢蠢欲动 让你复读战高四,你被空军捡漏了 真千金她又争又抢 逍遥小阎王 开局:穿越为僧,法号三葬
相关推荐:
聚精汇神 重生75:从火车乘警到京圈大佬 让你复读战高四,你被空军捡漏了 逍遥小阎王 顾少,请和我保持距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