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九十四章 顾为经的困难 (3/5)
威受到质疑。连那些本最有资格无视这些束缚的人,依旧被笼罩在束缚之中,这真是分外令人伤心的事情。”
“有些时候,世人的议论,比金钱的束缚更难挣脱。我真觉得,就算是最公正的艺术评论家们,也很难不带任何偏见的看待一个人,看待一幅作品。”
“什么是偏见呢?”
记者轻声反问道。
他很有哲人气质的说道,“所有的主观情感,你都可以说它源于一种偏见,不是么?”
他和刘子明做着快速的对答。
好似是两位棋道高手,在海边的棋盘上下着快棋,在潮声之中你来我往,互相提子落子,黑白交锋。
记者一边对话,一边在心中暗暗的腹诽。
真的吧。
真的吧。
这位刘先生肯定也是消息灵通的人,他果然是因为《油画》杂志决定取消掉了对顾为经的专访,因此才心生不满的吧。
记者在心中忍不住想着——
不是他说。
这屁股坐的也实在是太歪啦。
在顾为经获得了这么大的关注的情况下,《油画》杂志却反而取消掉了对他的专访。
外人看上去不可思议。
记者先生其实挺能理解,这里面的逻辑的。
在这种情况下,《油画》杂志其实挺难做的。
到了《油画》这个等级,人家早就不需要什么噱头去吸引流量与金钱了。
它便是流量与金钱本身。
它要的是艺术性。
而艺术性,在有些人心目中,它和商业属性又是不那么兼容的,截然相反可能不是一个恰当的形容,但至少这是两条不同的轨道和评价标准。
就像艺术片和商业片,独立电影和好莱坞大片。
在绘画界,也许“艺术性”很高的作品,也能卖很贵很贵的钱。
电影行业,可能体现的更加明显一些。
你是很难想象,类似《复仇者联盟》这样的电影,能跑到戛纳拿个金棕榈,或者能跑到威尼斯拿个金狮奖对吧?
就算是再“不拒绝”商业片的奥斯卡。
顶多顶多也就是拿到一个技术类奖项就顶天了,主要的艺术类奖项,到导演,影评人,演员乃至电影公会的投票评委们,几乎人人都知道,它是不可能拿到的。
公关团队再牛皮也没辙。
实在是风格不搭。
艺术片不是票房不重要,但它们往往都有着自己的发行院线和营销逻辑,有些制片商会把看上去觉得“卖不太上票房”的电影带去威尼斯或者戛纳,希望能拿个大奖回来,这样就能哗哗哗的卖票挣钱了。
可在一部作品本身就已经有巨大的关注以及票房成功的情况下。
&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