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六百三十章 刻菊 (5/6)

有所神似的“写意畅快感”。

    更直白的说。

    画刀画画出来作品,就仿佛中华小当家做菜一般。

    一掀开盖就在那里哐哐往外冒光,还搭配有节奏强劲的音乐。

    那种美,是随处可见的外射性的光茫。

    《子冈刻法心经》带给顾为经的帮助和改变完全是无形又随处不在的。

    如果截取一段一两厘米茶墩上的“刀触”和旁边笔盒里的橡皮章上的“刀触”,两相比较。

    第一反应大概是觉得两者没有本质的不同。

    都是三角刀呈45度角倾斜于雕刻平面,用切刀法刻画出的简单线条,想比较出花来也很困难。

    非要说的话。

    前者的刀线似乎要更加“结实”一些。

    没有任何不受控制的颤抖。

    刀痕的深浅恰到好处,发力非常平稳,线条无比的平滑。

    如果将两者的刀痕各自拉长,再做比较的话。

    第二反应应该是,茶墩上的刻线全部都是电脑机雕出来的。

    因为从头到尾,无论线条有多长。

    是直线还是曲线。

    怎么曲,怎么拐,怎么弯……所有的刀线都保持着绝对均匀,稳定的不像是人工雕琢的作品。

    只有越看。

    才能越发现这些线条的味道。

    结实稳定的像是机雕,又丝毫没有机器雕刻几乎无法避免的迟滞的呆板气。

    花叶千瓣,瓣瓣动人。

    它开的极满,从枝间缀下。

    低昂而不坠头,丰满而有生气。

    菊意极浓。

    顾为经下刀时,一刀便是一笔。

    刀触的刻法稳定,又不乏灵活的变化。

    无论是尖、圆、阔、窄、长、短、曲、直,竟然未有一笔,能够挑出有所错漏的地方。

    连墨线在纸面上适度的扩散与提笔时的出锋,都恰到好处的将毛笔起落之间的神韵,给凸显了出来。

    他似是用刀作笔,在茶墩上“写”出的,非是“刻”出的。

    与顾为经用笔墨构勒出的工笔菊花比较,还多了几分草木所属的清新自然之意。

    从古至今。

    石版画和铜版画,就算是刀刻法,也都是阴刻——用刻刀在平面上刻出下陷的凹槽,四周边框沾上墨,做为底色。

    转印在纸面上后,没有沾颜料的空白所在,便是版画上的“笔触线条”。

    阳刻相反,保留笔触线条做为上墨印染的凸起,其他所有地方全部都刻掉,形成浮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下山退婚:逍遥神医 变身美少女,从恋综开始惊艳全网 奇门天医 西游之后:神隐昆仑 剑道天骄,从镇压诸天开始 穿越年代,做交通员的那些年 被女帝推倒后,我无敌了! 夫人下山要退婚,三爷夜夜跪地哄 学艺不精,祖宗显灵 夫君五岁半
相关推荐:
下山退婚:逍遥神医 变身美少女,从恋综开始惊艳全网 奇门天医 绝爱囚笼:千金的男装救赎 穿书后,男主们跪着喊爸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