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六百二十九章 木性 (3/5)

在挑选底料的那一刻,雕刻便已经开始了。

    “树龄20年,春季砍伐,约莫在四五月份的样子,最多不超过六月。”

    顾为经脑海中转过这个判断。

    就算是从同一颗树上取下来的木料,来自大树的不同部位,木性也会有着天壤之别。

    甚至冬天和夏天,环境温度不同,最后雕刻出来的效果也会完全不同。

    从科学角度来说,大概和树木细胞的分裂速度,形成层的季节活动有关。

    在陆子冈的年代,肯定不懂什么细胞学、植物学,而是通过成千上万次的上手实操所总结出来经验。

    实践所得来的答案,是世界上最不会骗人的东西。

    顾为经知道春夏两季所砍伐而来的木料,木性“滑润而黏稠”。

    春季的木料会更“润”些。

    夏季的木料会更“沙”一些。

    而秋冬两季所砍伐得到的木料,木性则“坚硬紧实”,下刀的阻力会更大。

    这种性质的改变有好有坏。

    同样的刻法,同品种的树木。

    春天的树做出来木味更重,而冬天的树,做出来的雕刻“刀味”会更锋利。

    只有一点,需要格外注意。

    如果希望用到树皮雕刻出一些特别的纹理,转印出波浪一般的木纹,那就必须要从寒冷冬日的树木上选取木材。

    只有冬日的树皮才能经受的住刻刀的雕琢。

    换成春夏两季,树性润湿的季节,风干后刻上两刀,树皮就会自己四分五裂。

    除了树皮可以用做刻版原料。

    树冠也可以。

    按照陆子冈的雕刻经验,树冠上的主枝、侧枝甚至细枝,都是非常非常好的雕刻材料,远远好于树最中央的髓心。

    人人都知道,吃大白菜时,菜心最甜。

    在雕刻领域,树最中央的髓心却是不太受待见的一块区域,这块区域的木料“既干涩无木味,又软而不受刀”,还兼具了春日树皮晾干后极易开裂的特性。

    髓心最重要的优势其实是颜色。

    髓心的颜色比其他地方的木料要深而厚,这种特色可以在做木雕工艺品的时候,可以因材制宜,在最后的成品上通过髓心来凸显出不同的颜色变化。

    做版画的时候。

    木料本身的颜色完全无关紧要,重要的只是刀触的表达是否完美。

    按照从陆子冈处得来的经验。

    能不用髓心,就不用髓心。

    如果一定需要髓心这种软乎乎的质感,也可以通过使用一些未完全脱水的树冠处的主枝来代替。

    至于侧枝和小枝。

    它们也各有特色,但是太过纤细了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我在高武肝职业 我的前世模拟器 行行 冰河末世:我有百万物资 万人嫌坠海那天,疯批大佬哭红眼 斗罗:武魂罗三炮,开局忽悠大师 原神我是史莱姆 庶妹非要换亲,我嫁病秧子得诰命 人在阳间,你说我阴司当差十年? 搓酥
相关推荐:
人在阳间,你说我阴司当差十年? 搓酥 都市狂龙医仙 手握全网黑料,全娱乐圈求我别癫 命剩两年,九个姐姐把我赶出家后悔终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