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44章 预答辩里的学术挑战者 (1/2)

      按照学院规定,论文初稿需要先提交给指导老师审阅,提出修改意见。

    陈捷的指导老师,是法学院一位以治学严谨著称的老教授,他对陈捷的这篇论文赞不绝口,认为其“视野开阔,立意高远,颇有大家之风”,只在一些引文格式和注释细节上,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。

    但麻烦却出现在了论文预答辩的环节。

    预答辩,是正式答辩前的一次内部审查,由几位青年教师组成评议小组,对论文的质量进行把关。

    而负责陈捷这组的评议小组组长,是一个叫钱卫东的年轻副教授。

    钱卫东,三十出头,是刚刚从美国顶尖法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归国,被燕大作为青年才俊引进,正是意气风发、急于在学术界建立自己权威的时候。

    他信奉的是西方主流的法律形式主义和实证主义,认为法学研究就应该聚焦于法律文本本身,进行严谨逻辑分析和教义学阐释,对于任何将法律与政治、社会过度捆绑的研究,都嗤之以鼻,认为那是“学术不纯洁”的表现。

    所以,当他看到陈捷那篇充满了宏大叙事和政治话语的论文时,眉头立刻就拧成了一个疙瘩。

    预答辩会议室里,气氛有些压抑。

    钱卫东将陈捷的论文轻轻地放在桌上,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,用一种略带傲慢的语气开口道:

    “陈捷同学,你的这篇论文,我仔细看过了,文字功底不错,阅读量也很大,看得出来,是下了功夫的。”

    他先是客套地肯定了一句,随即话锋一转,变得尖锐起来:

    “但是,我必须指出,你这篇论文,从根本上来说,走错了方向。”

    “你这篇东西,更像是一篇政策研究报告,或者是一篇政治学的论文,而不是一篇合格的法学毕业论文。”

    “法学,是一门精确的、科学的学科,它的研究对象是法律规范本身,是权利与义务的逻辑构造。”

    “而你通篇都在谈什么‘国家治理’、‘党的领导’、‘制度自信’,这些是政治口号,不是严谨的法学概念。”

    “我建议你,把论文题目和框架全部推倒重来。”

    钱卫东拿起笔,在陈捷论文封面上,画了一个大大的叉:

    “你可以选择一个更具体、更聚焦的题目,比如,论《物权法》中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,或者,从比较法的角度,分析中美两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差异,这才是我们法学生应该做的,扎实学术研究。”

    钱卫东的话,让在场的其他几位年轻老师都面面相觑,不敢作声。

    陈捷静静地听着,脸上没有丝毫的愤怒或沮丧,依旧是那副谦和而平静模样。

    自己遇到了重生以来,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挑战者。

    这种挑战,无关私人恩怨,纯粹是学术理念上的根本冲突。

    跟这样的人,进行正面辩论是毫无意义的。

    因为双方从一开始,就站在两条完全不同逻辑起点上。

    “谢谢钱老师的指点。”陈捷站起身,微微躬身,语气诚恳,“您提出的问题,确实非常深刻,也让我对自己论文定位,有了更清醒认识。”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全民三角洲,就我是阿萨拉? 夫人全能又疯批,病娇三爷跪地宠 献妻求荣?我转身夺君心登凤位 这位明星过分热情! 军阀: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大唐好贤王 还写什么歌,快进到不要笑挑战 炼炁从修复面板开始 仙府种田 咬春潮
相关推荐:
这位明星过分热情! 还写什么歌,快进到不要笑挑战 咬春潮 玄门主播万人迷,赚够一亿就退休 火红年代:从钳工开始成科技巨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