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143.告别的动机 (2/6)

    电话确实比发信息利索,  尤其对方还学过小提琴。

    三两句话的功夫两人就把问题说清。

    “好的好的李老师,我明白了,我们加下微信吧。”

    “嗯嗯,怎么称呼。”

    “封东来。”

    -

    中午李安正沉浸在告别的第一乐章中,谱架上的手机亮了起来。

    两条信息。

    收手拿起手机点开信息。

    一张图和一条语音。

    图片上五个音符的图案素描?

    李安不确定该怎么来形容,他不懂美术,但这就是他理想的图案。

    尤其是那组拟画成一组十六分音符的衣服撑子,下面四只可爱的袜子乍一看真就像是四个十六分音符。

    栩栩如生。

    封东来:李老师您看看。

    李安:是这个意思\/大拇指

    他本以为这就完事了,正寻思给多少钱合适,哪知对方回复晚上8点之前给他发成品。

    期待的放下手机,李安再度投身到告别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之中。

    -

    告别是贝多芬继“黎明”和“热情”两首作品后的又一大作,体量上不如前二者庞大,但却有用着十足的故事在其中。

    众所周知,这首降E大调奏鸣曲是贝多芬呈献給他的金主鲁道夫大公的私人作品。

    1809年4月,奥法战争进入交战,狗日的拿破仑5月就打进维也纳。

    鲁道夫大公被迫随着奥地利皇族逃出维也纳。

    贝大爷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写下了这首钢琴奏鸣曲,表达对金主的浓浓不舍。

    并在第一乐章上亲自标题“告别。”

    据称,原稿上写有“1809年5月4日,在维也纳,  我所尊敬的鲁道夫公爵点临行前”的字样。

    战争结束后,  鲁道夫大公次年回到维也纳时,贝大爷又意味深长的给二三乐章标题,“缺席”和“重逢”。

    要清楚贝多芬一生少有为其笔下作品命名的习惯。

    而告别一首作品三个乐章的命名,其中的内在联系先不谈,单从字样就能看出每个乐章之间故事性的联系。

    故事是将音乐戏剧化的另一种手段,现代演奏者应该熟知每一部雄伟音乐作品的诞生背景。

    克里姆作为一个法国演奏家,李安不知道对方提出这个观点时候怎么看待告别的背景故事。

    但是作为一名现代钢琴演奏者,李安对于这个观点暂且保留意见。

    故事没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极道:从捕快开始的横推人生 名捕夫人 狂徒下山:我有五位绝色师父 替嫁给失明反派后 我在罪恶之都当片警 玄界诸雄:大道争锋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末世求生:我有一条修仙美食街 我在高武肝职业 我的前世模拟器
相关推荐:
狂徒下山:我有五位绝色师父 人在阳间,你说我阴司当差十年? 搓酥 都市狂龙医仙 手握全网黑料,全娱乐圈求我别癫